“最后一組1000千伏交流濾波器投切試驗結束!”隨著6月5日凌晨對講機內傳出的聲音,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在泰州市完成了全球首個特高壓換流站1000千伏交流系統的啟動調試工作。本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作為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的母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圍繞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和設備牽頭進行了180項關鍵課題攻關、9大類40余種關鍵設備研制,在電壓控制、電磁環境控制等技術領域積累了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并且形成了知識產權有效實施運用的一套完整體系,有力支撐了電力產業的轉型升級。
與國家電網公司在特高壓技術領域的創新相類似,從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至今,在整整兩年時間里,我國一批創新主體根據政策引導,加強了制造業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儲備,構建了產業化導向的專利組合和戰略布局,由此也培育了一批具備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的優勢企業。《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其實施為穩定我國工業增長、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間,知識產權作為關鍵一環,也在這兩年中為制造強國的建設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在《中國制造2025》部署的五大工程中,“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涉及的大型飛機、民用航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和高端診療設備等與普通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制造2025》針對上述產業的發展,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的目標。
“C919是我國自主設計的干線飛機,就飛機整體設計而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前不久,隨著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民用大飛機C919首次試飛成功,大型飛機的自主研制及應用問題便引起了各方關注,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的上述一席話,則打消了人們的疑慮。據介紹,C919的自主研制舉全國之力,其中中國商飛已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1000余件,但全國合作單位累計擁有的相關專利超過3萬件。“這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制造強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吳光輝表示。
前文提到的特高壓輸電技術也是如此。國家電網公司專利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2002年前后,全球的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由幾家國外的跨國企業壟斷,通過嚴密的專利保護,這些設備以高昂的價格銷往全球市場,成為制約我國特高壓技術發展的瓶頸。“為此,國家電網公司牽頭,依托已有的科研基礎組織產學研用協同攻關,并規劃了重點領域的專利布局,根據市場需要通過許可、轉讓等途徑積極推進專利產業化,不僅提升了國內特高壓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也規避了潛在的侵權風險。”該負責人表示,通過知識產權的積累和運營,目前我國已有效平抑了高端輸變電產品的價格,在全球智能電網領域打造了“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和競爭優勢。
“《中國制造2025》發布實施兩年來,其提出的五大工程已率先啟動,重大標志性項目正加快推進,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誠如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說言,這兩年來的實踐已經表明,在制造業競爭中,高效的知識產權布局和運營至關重要。有關專家表示,縱觀《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任務和重點,特別是其提出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均是技術創新非常活躍的領域,知識產權布局應盡早謀劃,搶占了制造業知識產權布局的高地,就贏得了未來產業發展中的“先手棋”。(本報記者崔靜思)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