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指標”揭示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30





      以新視角觀察中國經濟,會得到更“接地氣”的答案。比如,建筑工地上常見的挖掘機是基建投資的“先聲”,橫跨千里的物流貨運是聯通經濟的動脈,日常生活所用的口紅、啤酒也是反映經濟冷暖的“新指標”。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勢頭沒有改變,一些產業數據與宏觀數據相互映襯,共同彰顯出中國經濟的生機與活力。


      前5個月,全國挖掘機主要企業銷量超過10萬臺,同比漲幅60.2%,挖掘機平均開工率等保持高位。


      在工程建設中,約60%的土方量是用挖掘機械完成的。挖掘機指數也與基礎建設等有著較強的聯動性。這一指標持續向好,在一定意義上表明基礎性行業轉向景氣,經濟復蘇強于預期。


      作為鋼鐵、煤炭等生產資料的“傳送帶”,鐵路貨運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工業經濟的基本面。前5個月,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同比增長7.1%,也印證了實體經濟的回暖與貿易的繁榮。


      快遞數據折射出消費經濟的新動力;工業互聯網覆蓋率體現了產業升級的新態勢;市場主體數量也體現了創新的活力……有人說,這些指標單獨來看并不全面,一些行業還會受到經濟周期和市場的影響。


      然而,不論是挖掘機,還是鐵路貨運、物流快遞,都不是近幾年才有的新事物、新產業。它們之所以成為觀測經濟的“新指標”,既有信息技術的滲透與計算力的成長,也體現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挖掘機指數的背后,是物聯網對工程裝備產業的改造;快遞能夠“講出”更多故事,離不開智能物流的發展和數據技術的提升。 從“新指標”中可以看出,新技術、新模式正在改造傳統產業,行業發展出現結構性變化。


      也許再過不久,我們會獲得更多的“新指標”。比如,通過機器人指數掌握工業智能化情況,利用無人車指數觀測道路運力等。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會煥發出更多活力。(記者 張辛欣)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讓稀土科研成為產業發展新動力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創造、創新”已成為各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稀土產業創新給國內一些研究機構和相關大學的稀土科研帶來新機遇。
      2017-05-21
    • 提升創新“含金量”彰顯發展新動力

      提升創新“含金量”彰顯發展新動力

      6月15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美國康奈爾大學和英士國際商學院共同發布《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排名居第22位,比2016年上升3位。
      2017-06-27
    • 經濟日報:改革增添發展新動力

      正是得益于改革,我們欣慰地看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逐步擺脫資源依賴的舊模式,走上了一條依靠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的新道路。
      2017-08-31
    • “主動擴大進口”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主動擴大進口”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把“主動擴大進口”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新目標,是重新定位進口的作用和價值后的新判斷,是借助進口促進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認知。“
      2018-04-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