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看,這五年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實現了突破性進展,‘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交通運輸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實現。”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2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十四五”時期,我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實現良好開局。據了解,“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7項主要指標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重點領域北斗系統應用率、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輛占比等6項指標已經于2024年提前完成,高速鐵路營業里程、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等11項指標年底前將全部完成。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是國民經濟循環的動脈,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劉偉介紹說,“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已經基本貫通,連接了全國超過80%的縣級行政區,服務全國90%左右的經濟和人口總量。
“十四五”期間,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和郵政快遞網。“八縱八橫”高鐵網已建成投產81.5%,高鐵營業里程達4.8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33條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高速公路里程達19.1萬公里;“四縱四橫兩網”國家高等級航道已達標70.4%,港口規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務覆蓋全國92.6%的地級行政單元、91.2%的人口;郵政行業設立營業網點50多萬處。
路網加速織密的同時,公眾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加快轉變。
出行選擇更多元。2024年,動車組旅客發行量32.72億人次,占鐵路旅客發送量的75.9%;民航日均服務200萬人次以上,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已經達到了40個,其中還有5個機場旅客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平均每天大約有1.3億人次選擇自駕出行,占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七成以上,全國有約90%的縣級行政中心實現30分鐘上高速。
劉偉指出,現在每天約有1億人次乘坐軌道交通高效通勤,1億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億人次乘坐出租車和網約車“門到門”出行,這三個“1億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載能力和韌性活力的生動體現。
出行服務更加便捷。“十四五”時期,我國大力推進智慧出行,線上售票、電子支付、刷臉出行得到了廣泛應用,“一次購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實現。全國80多個樞紐城市、2000多條線路實現空鐵聯運,樞紐機場軌道接入率達到了81%。建制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半數以上通了公交。
出行體驗更美好。“十四五”時期,我國開通定制客運線路9000多條,滿足了旅游、通勤、商務出行等個性化需求。完成了1.3萬個公交站臺的適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鐵車站可無障礙進出站、上下車。同時,針對充電繁忙服務區,實行了“一區一策”來強化服務,已經累計建成了充電停車位6.2萬個,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達到了98.4%,有效緩解了“里程焦慮”。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力貫通綜合運輸大通道,推動存量交通基礎設施更新提質增效,更好服務保障國民經濟循環和人民群眾便捷出行。”劉偉稱。(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