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漲利潤卻不增反降 輪胎企業身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08





      近段時間輪胎行業一直延續“漲模式”,10月以來已有12個輪胎廠商發出漲價通知。而與此同時,輪胎最主要的原料———天然膠價格卻持續下跌。此輪漲價輪胎企業是否獲利匪淺?結果出人意料:雖然天然膠占輪胎成本60%,但除天然膠外,輪胎所需的其他原材輔料價格都一路走高且漲幅超過輪胎漲幅,因此輪胎價格的上漲并未給企業帶來利潤的提升,輪胎企業身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luntai
    資料圖:輪胎生產(圖片來源:互聯網)
      面對這樣的尷尬局面,業內專家指出,輪胎價格的過大波動既不利于企業的生產運營,也不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輪胎企業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強化風險控制,做好對原材料市場的預判和走勢把握,
     
      同時增強自身調節能力,以保持輪胎價格平穩和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輪胎天然膠走勢相反
     
      2月15日,天然膠期貨價格觸碰24085元/噸的最高價位后,便開始了陡崖式下跌。此后4個月內,天然膠價格一直飄綠,6月后雖有所回升,但9月再次出現陡崖式下跌。
     
      數據顯示,9月,天然膠期貨價格從13307.14元/噸跌至11528.57元/噸,下跌13.37%,幾乎到了2013年前后的水平。受此影響,合成橡膠中的順丁橡膠和丁苯橡膠也分別下跌2.39%和4.91%。國慶節期間,天然膠期貨價格繼續回落,直到最近才有所企穩,但其價格已經直逼今年最低點。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進入9月后,以天然膠為主要原料的輪胎產品價格卻持續上漲。據隆眾石化輪胎行業分析師王開富介紹,在上調價格的輪胎企業中,有27家在9月1日上調,37家集中在9月上旬調價。
     
      其中,風神、玲瓏、中策等知名輪胎企業多次上調旗下輪胎價格,還有的企業相繼取消優惠和銷售返利、買贈政策,不僅漲價還拒收定金。
     
      進入10月后,此輪漲價潮可謂達到如火如荼的地步。正新輪胎繼9月上調LTR部分產品價格后,10月1日起,將LTR產品價格再次上調2%~3%;固鉑輪胎旗下迪恩輪胎自10月1日起將所有產品供應價上調2%~5%;鞍山大眾輪胎丁基內胎產品從10月5日起在原價格基礎上再上漲3%;青島通達橡膠從10月10日起將所有規格型號輪胎價格上調10%。
     
      原材輔料漲價是主因
     
      為何天然膠價格下跌輪胎企業還要提價?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受環保因素影響,其他原材輔料如炭黑、橡膠助劑、骨架材料的價格都有大幅上漲,同時,天然膠價格變動對輪胎企業的傳導有滯后期。因此,輪胎企業還是按下了漲價的“按鈕”。
     
      三角輪胎董事會秘書鐘丹芳表示,今年以來,輪胎產品非橡膠類原材料,如炭黑、橡膠助劑、骨架材料等價格都有較大漲幅。隨著供暖季的來臨,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多地對化工、鋼鐵、焦化企業限產,以炭黑、鋼絲、硫黃等為主的各種輔料出現了供貨緊張。雖然天然膠價格在下跌,但這些非橡膠類原材料成本卻接力上漲,成為輪胎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因素。
     
      以炭黑為例,7月初炭黑價格平穩,波動不大,但之后國內炭黑市場報價直線上升。其中9月1日~10月10日,國內炭黑市場主流報價由6666.67元/噸上調至7511.11元/噸,漲幅達12.67%。而鋼絲、硫黃等價格也全線上漲,進一步觸發輪胎市場漲價潮。
     
      與此同時,雖然天然膠價格在持續走低,但在前期天然膠價格高位時,不少輪胎企業搶購原料,現在輪胎企業在用的橡膠多為幾個月前的高位進貨,因此天然膠價格的變動相對輪胎企業存在滯后性,目前還未傳導到輪胎上。
     
      “此外,輪胎企業勞動力成本增加、綠色產品和智能生產投入加大等因素也在推高輪胎價格。應該說,此番輪胎價格上漲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王開富說。
     
      企業要增強調節能力
     
      對于市場后市,業內人士預測,進入供暖季后國家將進一步加大環保督查力度,輪胎原材輔料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輪胎企業有可能減產,而產量下滑將再度引發價格上漲,輪胎價格或將繼續堅挺。
     
      在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看來,輪胎價格隨原材料上漲而持續上漲并非好事。在原材料成本增長的背景下,輪胎企業普遍缺乏市場議價能力,無法對產品價格進行合理定位。因此,雖然產品價格上漲,但由于炭黑、橡膠助劑等原材輔料漲幅更大,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問題。
     
      張洪民指出,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輪胎企業除了被動漲價,更要做好上游的市場分析和庫存優化,優化成本結構、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增強應對原材料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
     
      行業專家也建議,輪胎企業要強化風險控制,做好對市場的預判和走勢把握。多年來,輪胎企業一直受制于原材料價格的漲跌,遭遇資本洗劫,導致大量輪胎企業虧損嚴重。因此,有必要在行業內、企業間形成有效的市場信息判決系統,發揮行業力量,保持輪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劉海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價格上漲供應難保障 中國輪胎在歐洲市場逐漸失寵

      價格上漲供應難保障 中國輪胎在歐洲市場逐漸失寵

      2016年,中國輪胎在歐洲市場的占有率上升至25%,這意味著歐洲市場每4條輪胎中就有1條來自中國。但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產品與歐洲輪胎的價差開始縮小,中國輪胎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受到影響,出現逐漸失寵態勢。
      2017-08-08
    • 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廢舊輪胎處理面臨三大任務

      當前,廢舊輪胎的產生量越來越多,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要順應潮流,積極研發、應用常壓連續脫硫、常溫粉碎等技術,淘汰老舊設備,達到促進行業整體健康、持續發展的目的。
      2017-08-25
    • 上半年利潤大降六成 我國輪胎行業須補課去包袱

      上半年利潤大降六成 我國輪胎行業須補課去包袱

      上半年,我國輪胎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向好,輪胎產量、銷售收入、出口交貨量、出口交貨值都有較好增長。但天然膠價格不穩定、行業盈利能力下降、其他國家對華輪胎雙反等困擾使得我國輪胎企業日子不好過,投資信心降至較低水平。
      2017-09-15
    • 海外市場設置貿易“籬笆墻”困擾國內輪胎企業

      海外市場設置貿易“籬笆墻”困擾國內輪胎企業

      一直以來,貿易摩擦是輪胎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美國等海外市場設置的貿易“籬笆墻”,給國內輪胎企業帶來不少困擾。對此,這些企業也在思索著調整戰略布局。到海外投資設廠,成為規避國際貿易壁壘的生存路徑之一。
      2017-09-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