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煉油行業:不能用今天的投資制造明天的災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26





      6月18日,第八屆亞洲煉油和石化科技大會在連云港召開。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強調,煉油行業“絕不能再做用今天的投資去制造明天災難的蠢事”。


      李壽生在主旨演講中指出,近年來,我國煉油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煉油能力已居世界第二,行業在規模、技術、結構和布局等方面也都出現了一系列深刻變化。但我國煉油能力正面臨嚴重過剩,產能利用率過低。隨著近期一批新產能的釋放,煉油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還會進一步加劇。同時,原油供給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國內原油供給嚴重依賴進口且重質原油供給偏多,與煉化一體化對于輕質原油的要求不相適應,加之我國煉化行業創新能力不足,給國內煉化一體化帶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和地方政府仍然沒有選擇理性的發展方式,盲目規劃煉油項目,甚至在沒有原油和技術來源的情況下,還在堅持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華煒也表示,煉油行業在面臨成品油產能過剩的同時,高質量化工原料產能不足的問題也較為突出,急需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在滿足成品油需求的同時,為化工生產提供優質原料。


      對此,李壽生強調,煉油行業“絕不能再做用今天的投資去制造明天災難的蠢事”。產能過剩對行業危害巨大,行業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走出一條布局合理、技術領先、結構優化、競爭力提升的新路子。


      李壽生提出,這條新路子的重點在于5個堅持。即堅持總量控制、堅持煉化一體、堅持優化布局、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對標發展。堅持總量控制,在于通過宏觀調控,嚴格控制煉油產能總量,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控制新上煉油項目,上大壓小,淘汰落后,將總產能動態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堅持煉化一體化,在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突破化工發展技術瓶頸,實現煉化企業上下游合理延伸和高端化、差異化發展,開創技術創新、結構優化的新局面。堅持優化布局,在于以七大石化產業基地為基礎,推進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渤海大灣區三大世界級煉化產業集群建設。堅持創新驅動,在于核心技術的創新,擺脫同質化發展陰影,防止在煉化一體化方面出現新的產能過剩。堅持對標發展,在于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型煉化企業,對標跨國公司,找差距,搞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確保國內煉油行業健康發展。(記者 袁允斌)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產能加速擴張 2020年過剩煉油能力或達3億噸/年

      產能加速擴張 2020年過剩煉油能力或達3億噸/年

      業內認為,隨著大型煉化項目的落地,煉化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落后的煉油裝置將逐漸被淘汰,中小型煉化企業也危機重重。
      2017-11-06
    • 國內煉油產能過剩嚴重 進口原油多頭對外問題亟須解決

      國內煉油產能過剩嚴重 進口原油多頭對外問題亟須解決

      近年來,受進口原油進地方煉廠政策放開影響,國內煉油產能利用率持續降低,煉油產能過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氣體加工車間班長馬少斌建議,利用出口調劑,緩解煉油產能過剩矛盾,避免多頭對外自...
      2018-03-21
    • 煉油行業供過于求隱憂浮現 產能優化迫在眉睫

      煉油行業供過于求隱憂浮現 產能優化迫在眉睫

      煉油行業新建與整合產能持續釋放。同時,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石油中長期需求增長乏力,成品油需求或進入峰值前的最后增長階段。煉油行業供過于求隱憂浮現,亟待提速產能優化。
      2021-05-11
    • “十四五”我國煉油業面臨三大挑戰

      “十四五”我國煉油業面臨三大挑戰

      “十四五”期間,我國煉油行業正處于產業變革的歷史交匯點,該行業盡管仍是我國交通等領域主要的燃料來源,但仍面臨著宏觀政策調整、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偏弱等挑戰。
      2021-08-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