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廠商年末密集推新機 拼創新才是出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25





      2017年的小尾巴即將溜走,各個手機廠商再次心照不宣的先后開起了新機發布會。金立在11月底一口氣發布了8款全面屏手機;360也在同期發布了N6Pro;小米12月7日則發布了全面屏千元機紅米5和紅米5Plus。華為更是中低端齊發,使出渾身解數沖量。
    shouji
    (圖片來源:互聯網)
      從目前來看,廠商密集發布新機目的在于沖銷量,不過,在智能手機市場山河已成的情況下,靠拼出貨量廝殺已經不能在市場中占到多少好處,追逐創新的玩家才能站在風口上。
     
      “沖刺月”各廠商扎堆出新品
     
      12月是各個行業的沖刺月,都在做收入、花預算、沖銷量。12月也是手機愛好者頗為關注的一個月,因為手機商經常會在年末“出大招”。
     
      也許是受電商節的影響,國內手機市場年末呈現了一場新機發布和降價促銷的狂歡。連續幾天多場發布會里,全面屏新機又重燃市場。最近各大手機商頻頻“撞車”開新品發布會,為的就是爭取在年末再刷刷銷量。
     
      金立先聲奪人在11月26日一口氣發布了M7Plus、S11、S11S、金剛3、大金剛2、F6、F205和M7六部手機,幾乎涵蓋了主流中低端、中端、中高端以及高端所有市場,售價從999元到4399元不等,用戶可根據需求選擇。
     
      小米在12月7日發布了新機紅米5以及紅米5Plus,紅米5Plus搭載了高通驍龍625處理器,3GB+32GB和4GB+64GB兩種內存組合,其中運存規格為LPDDR3,售價分別為999元、1299元,還是堅持性價比,為發燒而生。
     
      華為也“碰巧”在7日舉辦Nova2s的發布會,接下來華為暢享7s將于12月18日亮相,而榮耀9青春版在12月21日發布。360手機在11月28日發布360N6Pro,宣告360手機跑步進入全面屏時代,隨后在12月12日又發布了N6和N6Lite兩款新品。不管是“憋不住”的金立,還是循序漸進的華為,在年末發布新品都是為了沖銷量,拼出貨量。
     
      出貨量仍是競爭主目標
     
      眼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下半場淘汰賽,在喬布斯將智能機和功能機區分開后的十年,十年里智能手機市場經過了野蠻生長到如今的山河已成,現階段出貨量仍舊是競爭主目標,各家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再多圈點地。
     
      據11月6日IDC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機市場出貨量統計報告》顯示,其中華為出貨2230萬臺,同比大漲23%,份額則是19.4%,環比略有下滑。第二三名分別是OPPO、vivo,出貨分別達到2160萬臺和1890萬臺。小米因當季發布了多款手機,所以出貨同比實現了56.5%的暴漲,份額也拉升到13.7%成為第四。
     
      智能手機市場現在處于無法突破創新的尷尬境地,市場競爭激烈,手機同質化嚴重,因此每當手機商們發布新品時總會吸引來大堆看客,用戶渴望新手機有創新有大突破。盡管如此,手機廠商們還是靠著硬件和性能來拉攏用戶,拼出貨量仍是主要目的。
     
      IDC的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機市場的Q3總出貨出現了0.1%的下滑,面對手機商大頭強力碾壓,一些中小型玩家沒有足夠的實力抗衡只能退場。
     
      拼創新是未來轉折點
     
      2017年是各個手機商與全面屏“斗爭”的一年,全面屏成了接下來智能手機的“風向標”。當有一個新的創新點出現時,意味著同質化局面被打破,同時新一輪跟風也卷土重來。不管怎么說,創新還是智能手機行業的轉折點,靠“名人效應”和比拼性價比已經無法獲得優勢,抓緊創新才是硬道理。
     
      有的手機商專注于全面屏,有的則把主意打到了人工智能的身上。人工智能是近幾年頗受關注的一個技術,較為讓人震驚的是之前的人工智能“阿法狗”(AlphaGo)機器與李世石和柯潔的圍棋比賽了。
     
      人工智能是智能手機下一個風口,它徹底改變了人機交互的方式,要求硬件響應能力飆升,需從芯片能力上來做根本的解決。目前涉足AI手機領域的有蘋果、華為、榮耀、三星、谷歌等,小米、vivo、OPPO也即將卷入這場熱浪。
     
      由蘋果手機帶來的紅利隨著時間作用已經不太明顯,人們渴望出現像蘋果一樣打破“傳統”的新領袖。而玩家只有靠創新才能夠搶到入場券,屆時將會帶來智能手機行業新一輪的變革。(周霞)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