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貿易成為新藍海 萬億美元市場待開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12





      國家統計局最新報告顯示,1982年至2017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從47億美元增長到6957億美元,年均增長15.4%。目前我國服務出口、進口規模分別位列世界第五和第二,進入黃金發展期。


      商務部最新數據也顯示,服務貿易在整體貿易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是全國和地方進出口增長重要的支撐點,并正在以超過全球GDP和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激增,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專家預計,到2020年,服務貿易規模或增至一萬億美元左右,占外貿總額比重或提升至20%左右,成為外貿增長新藍海。


      發展勢頭強勁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司最新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業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服務貿易快速增長。具體來看,1982年至2017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從47億美元增長到6957億美元,年均增長15.4%,高于同期貨物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速1.3個百分點。加入世貿組織后,服務貿易迎來黃金發展期,服務出口、進口規模占世界比重從2001年的2.2%和2.6%上升至2017年的4.3%和9.1%,分別位列世界第五和第二。


      商務部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實現2010年以來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7月延續這一良好態勢。2018年1月至7月服務進出口總額29754億元,同比增長9.9%,規模創歷史新高,占外貿(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超過15%。其中,出口增長14.6%,進口增長7.7%,逆差較去年同期收窄約371億元。


      有分析認為,這一趨勢表明,中國服務進出口長期非均衡發展的勢頭有望改善,服貿發展的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這有助于中國提高抗風險能力,以及繼續提高服務產業的國際化程度。


      “近年來,全球服務貿易迅猛發展,世界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加速轉向服務貿易,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國際分工的持續深化,可貿易產品的不斷增加,服務貿易正以超過全球GDP和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激增。”南京市市長藍紹敏近日在南京舉辦的2018全球服務貿易大會上表示。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日前在《經濟參考報》撰文指出,“我國進入全面開放新階段,開放結構正由貨物貿易為主向服務貿易為重點轉型。預計到2020年,服務貿易規模或增長到一萬億美元左右,占外貿總額比重或提升至20%左右。”


      數字技術助推


      在規模急劇增長的同時,我國服務貿易結構也同步優化,尤其是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更是為推動服務進出口提供了強大動力。


      數據顯示,1月至7月,我國服務出口增速創年內新高,其中受數字技術支撐的新興服務業增長尤為突出。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介紹,前7個月服務貿易增速排名前三的領域是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增速分別為56.2%、44.9%和33.6%。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手段,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已成為發展方向。”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房愛卿表示,隨著服務貿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跨界融合集成式、定制化供給方式已成為一種趨勢,數字技術將眾多服務資源進行集成化處理,降低了服務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


      房愛卿指出,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加快對傳統服務業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改造,企業形態、商業模式、交易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提高了傳統服務的可貿易性,實現了數據作為新型資源稟賦的跨境流動,使得服務的遠程交付更容易出現,出現了在線旅游、遠程醫療、網絡教育等新型的服務模式。


      商務部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指數報告2018》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平均增速達到17.6%;跨境電商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4216.7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6.1%;中國網絡游戲海外發行增速超過國內游戲市場,預計2018年將增長至70.7億美元,增長8.6%。數字音樂、數字文學等新業態也在逐步走出去,出口規模逐步擴大。


      業內人士表示,受技術進步的推動,未來服務貿易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為我國服務貿易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規則亟待完善


      “經濟全球化時代,服務業開放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參與經濟合作競爭的最主要的途徑,全球服務貿易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遭遇不小的挑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表示,世界服務貿易呈現恢復性增長的態勢,根據WTO的統計,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在經歷了2015年5%的負增長和2016年0.5%的微增長之后,2017年恢復了增長勢頭,全球服務出口增長7.4%。預計2018年,服務貿易還將繼續增長。


      不過,顧學明也指出,“我們也要看到,2018年以來,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的貿易摩擦事件頻發,各國在貨物貿易領域的爭端,也給服務貿易的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總體來看,全球服務經濟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各國攜手維護WTO多邊規則的體制規則,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服務貿易領域的交流合作,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戰略性選擇。”


      對于未來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ITC)首席經濟學家趙全認為,相關規則的更新完善至關重要。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達成于1995年,相關規則在當前互聯網電子商務興起的背景下急需更新。WTO電子商務工作組自1998年以來一直就制定相關規則進行討論。尤其近幾年,WTO提出了很多提案,中國也提出了很多提案,積極推動相關的討論,但是目前成員立場、利益分歧較大,達成多邊規則還需要多方努力。與此同時,各國通過雙邊區域貿易協定,推進電子商務和數字貿易領域的規則制定,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二次開放”服務貿易挑大梁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的研究報告指出,服務貿易成為推動全球自由貿易進程與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是“二次開放”的重大選項。
      2017-03-22
    • 我國服務貿易正在迎來大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中國專利產品出口平臺日前正式對外發布,以“互聯網+外貿+專利”的模式推動中國專利“走出去”。這是中國成為知識產權大國之后又一飛躍,表明中國知識產權正在加緊“走出去”。
      2017-08-22
    • 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

      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服務貿易實現快速發展,排名已躍居世界第二,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2017-11-07
    • 打造“中國服務”品牌 服務貿易開啟高質量發展之路

      打造“中國服務”品牌 服務貿易開啟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工作會議上,一些省市的發展經驗和案例分享引起與會者熱議,也為后續服務貿易工作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更多思路。
      2018-04-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