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電容量電價政策有望年內出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9





      9月14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接近政策部門人士處獨家獲悉,市場關注的煤電容量電價改革政策有望年內出臺,或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煤電企業有望在該政策的刺激下增厚利潤。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新能源裝機的持續擴張,煤電機組容量利用率將不斷下降,導致收益率下滑。容量電價機制明確之后,各類電源(包括煤電、風電、光伏、核電)就可以在全電量市場中公平競爭,基于市場的情況來決定電價,新一輪煤電行業價值重塑開啟。


      容量電價成本承擔將明確


      據了解,本次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僅適用于合規投運的統調煤電機組。對于不滿足國家對于能耗、環保及靈活的調節能力等要求的煤電機組,不執行容量電價機制。


      未來,煤電容量電價或將按照回收煤電機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原則來確定。業內人士表示,容量成本補償需要通過確定補償容量、邊際投資成本、預期收益等參數后,確定機組可獲取的容量補償費用。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全國煤電機組經營期間每年固定成本支出大約為每千瓦330元,若確定某地區的容量電價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為40%,其獲得的容量成本補償應為每千瓦132元。由于不同區域煤電轉型水平高低有別,因此各地煤電容量電價水平也不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容量電價與電量電價并不相同。


      天風證券公用事業分析師郭麗麗解釋稱,容量電價主要反映發電廠的固定成本,與發電廠類型、投資費用、還貸利率和折舊方式等密切相關;電量電價主要反映發電廠的變動成本,與燃料費用和材料費用等密切相關。


      以山東省為例,其在2020年4月率先提出對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燃煤發電機組進行容量補償,補償價格依據發電機組固定成本核算,主要包括機組固定資產折舊及財務費用,容量補償綜合考慮投產年限及機組可用狀態,按裝機容量折算得到。


      至于容量電價成本由誰承擔,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未來或以工商業用戶為主。煤電機組可獲得的容量電費或將根據當地煤電容量電價和機組額定裝機容量確定,由電網企業按月支付。各地煤電容量電費納入系統運行費用,每月或將由工商業用戶按用電量比例分攤。


      構建適合中國電力市場容量機制


      業內一致認為,隨著煤電角色的轉變,單一電量市場僅能保障煤電機組邊際運行成本的回收,不能體現煤電機組作為調節性電源的容量價值。為保障電力系統長期容量充裕性,提供有效的發電投資信號,采用合理的容量補償機制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國內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提高,占比持續提升,但煤電機組的優勢在于,其機電特性可為電力系統穩定和平衡貢獻重要支撐,因此,保持合理容量的煤電機組對保障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郭麗麗認為,伴隨新能源裝機的持續擴張,煤電機組容量利用率將不斷下降,導致收益率下滑。如不妥善解決企業資本成本的回收問題,會對企業投資信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需要構建適合中國電力市場的容量機制。


      目前,我國正在建立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容量電價和碳市場為主的五位一體綜合性電力市場,為我國長期的新能源轉型提供最基本的機制支持。


      “傳統電源的建設不可或缺。當下新能源逐漸成為電量主體,會降低傳統電源(主要是煤電)的利用率和預期收益,進而降低傳統電源投資意愿。因此,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建立傳統電源的容量成本回收機制。”申萬宏源公用事業分析師查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多家機構認為,煤電容量電價政策出臺將利好電力運營商和煤電設備商等。“容量電價出臺后將改善煤電機組收益結構,煤電運營商有望從周期屬性逐步向公用事業屬性切換,其估值有望提升。”查浩稱。(記者 劉楊)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16部委聯合發文 煤電領域去產能路線圖出爐

      16部委聯合發文 煤電領域去產能路線圖出爐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16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全國停建和緩建煤電產能1.5億千瓦,淘汰落后產能0.2億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
      2017-08-16
    • 化解產能過剩風險 推進煤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化解產能過剩風險 推進煤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16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的通知。
      2017-09-15
    • 煤電價格聯動明年取消 “基準價+上下浮動”市場化機制將面世

      煤電價格聯動明年取消 “基準價+上下浮動”市場化機制將面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完善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促進電力市場化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2019-10-04
    • 2020年煤電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

      2020年煤電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

      為進一步增強電力、熱力供應保障能力,鞏固化解煤電過剩產能工作成果,提升煤電清潔高效發展水平,現按照國家煤電發展政策的要求,制定本工作要點。一、2020年目標任務淘汰關停不達標的落后煤電機組(含燃煤自備
      2020-06-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