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現代生物育種產業鏈,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建設生物育種平臺和生物制種基地。推進良種繁育和推廣應用,加快黑河系列大豆、龍稻系列水稻、東北民豬等優質品種繁育推廣,提高良種自主可控能力。重點培育抗病、抗蟲、耐逆性強、功能健康的綠色優質高產農作物和禽畜水產新品種。培育鏈上龍頭企業,支持墾豐、富爾農藝等現代種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推動先正達集團等龍頭企業與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北大荒農墾集團合作,建設國家級玉米、水稻、大豆種質創新中心,打造種業產業化生產基地。實施大豆提升工程,建設黑龍江國家級大豆種子基地。
做大獸用生物制品產業鏈,加快開發新型畜禽疫苗、寵物用高效疫苗、疾病檢測監測技術產品和消耗材料等產品。推動獸藥產業接軌先進水平,培育壯大生物飼料產業,謀劃建設微生物制劑、發酵飼料、飼用維生素、新型飼料蛋白等飼料添加劑和生物飼料項目。
做強黑土地生物保護產業鏈。建設黑土地生物技術保護示范基地,打造“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的根際互惠共生體系。培育黑土保育產業體系,實施科技農業行動,加快選育多功能微生物肥料、果蔬采后保鮮微生物等菌種,推進高端微生物制劑產業化。推廣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綠色高效的生物肥料新產品,遏制黑土地退化和肥力下降。開發生產耐低溫秸稈和廢棄物腐熟生物制劑,促進秸稈還田。完善生物農藥產業體系,開發新型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生物農藥。
“全省‘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生物農業作為重要板塊,我們將抓住這次大力發展生物經濟的東風,依托厚重的農業基礎、豐富的生物資源等優勢,加快培育生物農業發展新動能,推動農業產業由大變強,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培育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年產值在十億元以上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一批產值規模超百億元、上下游配套完善的生物農業產業鏈,打造千億級的龍江特色生物農業產業集群。”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學斌說。
轉自: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