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出臺科技振興行動計劃 到2026年建成全國創新發展策源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8-31





      近日,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科技振興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加快推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設創新龍江,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科技振興行動計劃”,堅持以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奮力跑出創新引領振興發展的加速度。


      根據《行動計劃》,黑龍江省將實施“七大行動”實現優勢轉換,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到2026年,科技整體實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成為全國創新發展策源地、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和東北亞創新交流合作基地,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心。


      ——全社會研發投入取得新突破。全社會研發(R&D)經費投入穩步增長,年均增長率力爭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取得新突破。在產業振興、農業振興、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突破200項關鍵核心技術。


      ——科技成果高質量就地轉化取得新突破。到2026年,高質量轉化1500項科技成果,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50億元。


      ——科技型企業培育取得新突破。到2026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力爭突破6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3000家。


      ——科技創新平臺取得新突破。到2026年,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達到60家。


      ——區域創新發展取得新突破。高水平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推動高新區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潮機遇,充分激發創新潛能,突出科技的引領性、先導性和實效性,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前沿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以科學技術新突破引領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提升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發展能力,數字技術、生物技術、冰雪產業技術和創意設計產業技術等新經濟業態領域攻關取得新突破。


      二是打造龍江振興發展新引擎,航空航天技術、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和農機裝備制造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攻關取得新突破。


      三是科技助力新舊動能轉換,能源技術、化工技術、食品加工技術、醫藥產業技術、汽車產業技術和輕工產業技術等傳統優勢產業領域攻關取得新突破。


      四是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翅膀,黑土保護與利用技術、現代育種技術、智慧農業與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糧食貯藏技術和動物疫病防治技術等農業現代化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五是支撐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重大疾病防治技術、公共安全技術和污染防治技術等民生領域科技攻關取得新突破。


      《行動計劃》提出,通過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產業化、科技型企業培育、創新平臺建設、區域創新載體和創新生態建設“七大行動”,培育壯大振興發展新動能。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黑龍江111家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通過備案

      日前,黑龍江省科技廳對159家申請備案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進行了審核,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科服匯眾創空間等111家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首批通過備案。
      2017-03-22
    •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大力扶持綠色食品產業

      2016年,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委市政府加大對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扶持力度,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列出專項資金,用于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培育、整合、創建綠色有機食品品牌
      2017-03-23
    • “出海口”拉近黑龍江與南方沿海地區距離

      3月14日,黑龍江省政府對外發布消息,2017年1—2月份,哈綏俄亞班列發送貨物總量1 7萬噸,貨值約1 1億元人民幣。數據顯示,2017年前兩個月,哈綏俄亞班列發送的貨物主要以發往中國南方港口的糧食、木材為主。
      2017-03-24
    • 擺脫“能源依賴”重鑄發展動能 黑龍江迎來振興之春

      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困難挑戰,經濟結構“優化向好”,逐漸擺脫“能源依賴”,動能轉換不斷加速,經濟發展亮點頻現。老工業基地迎來了“振興之春”。
      2017-03-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