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現代物流強省建設,推動河南省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拉動經濟提質提速發展,更好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圍繞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著力構建以“通道+樞紐+網絡”為依托的物流運行體系、以特色專業優勢物流為支撐的產業發展體系、以科技智慧綠色為引領的創新驅動體系、以降成本提效率為導向的營商環境體系,加快把我省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舉足輕重的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物流樞紐基地。力爭到2025年,現代物流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省社會物流總額突破22萬億元,物流行業收入規模突破1萬億元。
二、構建物流網絡新體系
(一)暢通物流通道體系。圍繞構建“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綜合立體物流通道,加快空中、陸上、海上物流通道建設,打造輻射全球的航空貨運、中歐班列、鐵海和河海聯運通道網絡;完善提升京港澳、大廣、二廣、滬陜、寧洛等全國性綜合運輸通道,加快濟鄭渝、太鄭合、晉魯豫等區域性綜合運輸通道建設,打造“米+井+人”字形陸路通道格局;加快沙潁河、淮河等骨干航道網建設,補齊內河航運物流通道短板。力爭鐵路營業、高速公路通車、內河航道里程分別達到7600公里、10000公里和2000公里。
(二)建設物流樞紐體系。圍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打造以空港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為引領,以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支撐的現代國際物流中心;加快洛陽、安陽、商丘、南陽、信陽等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力爭10個物流樞紐全部納入國家建設名單。基本建成30個區域物流樞紐主要承載設施,打造全省物流骨干設施網絡。爭創國家應急物流核心樞紐,建設一批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物流基地和中轉站。依托物流樞紐大力發展航空經濟、陸港經濟、臨港經濟,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
(三)健全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加快多式聯運設施和網絡建設,實施鐵路專用線進企入園工程,加快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集疏運道路建設,完善內河港口設施,改造升級鐵路場站,建設航空貨運空側捷運系統,力爭建成20個多式聯運型物流園區,開通35條多式聯運示范線路。深入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提升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創新“卡車航班”運營模式,豐富“一站式”服務產品。推動高鐵設施適貨化改造,支持高鐵物流發展。
(四)完善城鄉配送網絡體系。實施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建設一批公共型城市配送中心,推進末端配送設施共享共用。健全農村物流三級配送網絡,建設一批縣級農村物流服務中心、鄉鎮物流配送站和村級配送網點。探索“交郵融合”“客貨同網”等協同發展模式。
(五)優化物流園區承載體系。依托國家和區域物流樞紐、產業開發區和專業市場,建設改造和培育壯大一批綜合性、專業性物流園區。實施物流園區更新行動,對功能規劃不合理、投資建設不到位的園區進行調整提升。統籌開展示范物流園區申建培育,力爭新增4個國家級和15個省級示范物流園區。
三、培育專業物流新優勢
(一)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完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運設施布局,建成投用機場北貨運區、適時啟動建設南貨運區。深化鄭盧“雙樞紐”戰略合作,加密國際航線航班,打造全球航空樞紐聯運協作伙伴網絡。積極引進航空物流集成商,大力發展本土主基地貨運航空公司。力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100萬噸,新增貨運航線30條左右。
(二)積極發展冷鏈物流。提質升級速凍食品、肉類、低溫乳制品等特色優勢冷鏈物流,完善自動化立體冷庫、低溫初加工、生產預冷等設施。推進國家、省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補齊鮮活農產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短板。加強冷鏈產品質量追溯和監管體系建設。力爭全省冷庫庫容達到2000萬立方米,新增3個國家級和10個省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10個左右國家農產品產地倉儲冷鏈設施建設試點縣。
(三)提質發展電商快遞物流。加快完善區域性快遞物流園區、城市快件處理中心、城鄉快遞營業網點、快遞末端投遞等四級設施功能。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加強跨境電商綜試區、電子商務和快遞等示范城市建設,推進鄭州“一點通關、分撥全國”郵件進口業務,打造全國性快遞物流集散交換中心。力爭全省快遞業務量超66億件、日處理快件能力突破1億件,行政村快遞物流通達率100%。
(四)著力發展國際物流。提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航空貨運服務能級,加強與海外貨運樞紐中轉與聯運協作。加快鄭州國際郵件樞紐口岸建設,建成投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郵件處理中心。推動中歐班列擴能提質和運貿一體化發展,加快鄭州國際陸港新址規劃建設,建成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拓展歐洲、中亞、RCEP成員國等線路和境外集疏網絡,探索開行進口跨境電商班列線路。提升國際物流通關效率,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布局建設海外倉、邊境倉。力爭全省中歐班列國際直達線路超過20條,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進出口值突破6000億元。
(五)加快發展供應鏈物流。完善提升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內物流服務“區中園”功能,支撐制造業高質量集群化發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制造企業量身定制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推動大宗商品物流園區拓展完善交付交割、結算融資、通關保稅等功能,加快向供應鏈集成服務商轉型。支持農業產業強鎮、特色農業基地和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農產品集散、加工、展示、交易中心,培育一批特色農產品供應鏈平臺。
四、增強內生發展新動力
(一)實施龍頭企業引育行動。推動中國特種物流、中國國際速遞企業總部落戶鄭州,爭取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鄭州建設中國郵政航空第二基地。支持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河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做大做強,培育100家左右全國領軍型、特色標桿型、新興成長型物流“豫軍”。統籌利用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新引進全國物流50強和貨代物流100強企業區域總部基地、新晉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和5A級物流企業、經認定的物流“豫軍”企業按規定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等出臺引育物流龍頭企業的政策。
(二)實施智慧化改造行動。開展省級智慧物流園區試點培育,爭創國家智能化倉儲物流示范基地。加強城市配送智慧管控體系建設,依托智慧城市平臺構建車、路、物、網無縫連接的服務系統,加快在城市物流全程監測、動態管控和智能調度等領域應用。實施國際陸港、航空貨運等物流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工程,推動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共享公共物流信息。探索建設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吸引平臺型貨運企業入駐,推動平臺經濟發展。推廣應用自動分揀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裝備,完善智能快遞箱、冷鏈智能自提柜、智能充換電站等設施。編制發布冷鏈物流、中歐班列等運價指數。
(三)實施綠色化升級行動。推進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加快推動城市新增或更新物流配送、郵政快遞等車輛純電動化,大力發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支持物流園區、交易市場等建設“屋頂光伏電站”,構建物流自給能源系統。鼓勵物流園區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節能技術與裝備,推進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
(四)實施標準化提升行動。搭建全省物流行業標準框架,制定一批地方標準、團體標準、行業標準,推進物流標準化試點示范。鼓勵物流園區應用標準化設施設備和裝載器具,推動建立循環共用體系。推進貨車車型標準化,鼓勵生產企業參與多式聯運裝備研發生產。
(五)實施新技術開發應用行動。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跟蹤、交易、信用評價等環節的推廣應用。鼓勵物流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關鍵技術裝備攻關,開展物流智能裝備首臺(套)示范應用,研發推廣尺寸和類型適宜的內陸集裝箱,加快中歐班列(鄭州)冷藏集裝箱技術研發升級。
五、強化物流發展新保障
(一)深化物流領域“放管服效”改革。按照“只進一門”“最多跑一次”原則,簡化物流業務行政審批手續。規范、簡化鐵路專用線接軌審查手續,壓縮審查時間。精簡快遞分支機構辦理手續,將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批時間縮短至法定時限一半以內,全面實行快遞末端網點備案管理。深入推進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
(二)改善物流車輛交通管理。提高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管理精細化水平,科學設定禁限行時段、路段,除城市核心區等道路外,原則上禁止24小時限制貨車通行。建立城市配送車輛分類管理機制,確保運輸生活必需品、鮮活農產品、冷藏保鮮品、郵政快遞等涉及民生的配送車輛優先通行。落實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推動貨運車輛電子道路運輸證和ETC卡“兩卡合一”。建立應急物流快速響應機制,完善應急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管理制度。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將國家和區域物流樞紐建設用地納入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設施建設等相關規劃,作為重大基礎性、公益性設施予以重點保障。對國家和區域物流樞紐范圍內的物流倉儲、鐵路站場、鐵路專用線和集疏運鐵路、公路等新增建設用地項目,經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審批、核準、備案并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和省重點保障項目用地清單的,可使用國家計劃指標;省、市、縣有關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在本級計劃中予以重點保障。建立由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牽頭的統籌協調機制,加大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現代物流薄弱環節和重大項目支持力度。
(四)加強物流信用體系建設。加快物流行業信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制定物流行業信用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物流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信息檔案,健全物流企業守信激勵措施和失信黑名單聯合懲戒機制。發揮行業組織和社會信用機構作用,探索建立物流企業信用聯盟。支持創新信用服務產品,推動信用信息市場化應用。
(五)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引導企業和高校建立“產學研”對接機制,推動物流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產業學院建設。按規定開展評優評先活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結合“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支持開展物流職業技能培訓和競賽,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每年組織1—2期物流高級管理人員培訓。
六、組織實施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現代物流強省建設全過程。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全省物流業發展工作的統籌指導;省發展改革委要做好物流行業管理綜合協調工作,強化物流業發展重要政策、重大問題研究,抓好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組織實施;各相關部門要主動作為、各負其責,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按照本意見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結合自身發展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