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南召縣退役軍人朱元 廣闊天地里寫青春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22





      朱元,一位年齡34歲的退役軍人,在軍營內苦練保家衛國本領,軍營外,投身于創業和脫貧攻堅工作。他用自己的言行在廣闊天地里書寫著一名退役軍人的壯麗青春。


      提起朱元,原南召縣水泥廠的職工無不稱贊。南召縣水泥廠位于南召縣太山廟鄉馮莊村境內。已有50多年的歷史。這家企業,曾經為南召縣的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經給太山廟鄉的經濟發展帶來勃勃生機。后因種種原因,這一當地明星企業逐漸走向衰敗,300多工人掙不來錢,無飯吃。 


      2003年入伍, 2005 年退役的朱元離開軍營后一直從事苗木花卉種植業。在太山廟鄉馮莊村購買樹苗時,他了解到了水泥廠情況后,為昔日輝煌的企業感到很是惋惜,他萌生了承包水泥廠,讓水泥廠重現輝煌的念頭,他和父親經過多方考證,決定在父親的支持下,親自經營這一衰敗企業。


      2010年承包水泥廠至今,在朱元的精心經營下,南召縣水泥廠枯木發新芽,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昔日死氣沉沉的廠大院,有了機器的轟鳴聲和運料送貨的汽車聲,老職工們的喜笑顏開代替了昔日的愁眉苦臉,附近的農民工也興高采烈的:在家門口就業既能掙錢,又能抽空種地和照料子女。水泥廠現有老職工26人,農民工30人,職工平均工資3000元以上,企業年納稅40多萬元。


      腰包鼓起來的朱元,吃水不忘挖井人,回報社會當己任。在千企幫千村活動中,朱元主動與太山廟鄉前灣村聯姻,攜手脫貧攻堅工作。在走訪中,朱元發現前灣村基礎設施差,村部院內地坪沒硬化,雨天走路一腳泥,村部前門前道路還是砂石路,晴天揚塵,雨天泥濘。朱元就捐贈30噸水泥,解決了實際困難。


      對待貧困戶朱元更是不惜資金。前灣村燕扒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秀同家,全家兩口人,收入低。朱元入戶發現這一情況后,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當即決定資助李秀同家3000元上學用。同時幫助李秀同家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西瓜種植,連續幾年來,李秀同家每年種西瓜都可收入近萬元。2018年,李秀同家率先脫貧。


      今年,李秀同家又種了七、八畝優質西瓜。李秀同高興地說:“朱元給我送來個金娃娃,我已經掌握了種西瓜的技術,今年,按眼前的行情,一畝地能收入三千元左右。瓜沒有上市,老客戶就提前聯系要買瓜哩。”


      一個人做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堅持下去,一直做好事。2018年開始,朱元堅持每年資助李秀同之子李斌上學,李斌在朱元的資助下,現讀初中二年級,說起朱元,滿是感激。他說,我一定不辜負朱元哥哥的期望,好好學習,長大了回報社會。

    20200622123419121.jpg

    朱元到李秀同家的西瓜地了解西瓜長勢


      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朱元在企業用工上偏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退役軍人及家屬,他說,我當過兵,對戰友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幫助貧困戶脫貧是我的責任,帶動戰友致富也是我的義務。


      目前,南召縣水泥廠共擁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退役軍人及家屬 20 余人。在產業鏈中帶動以上人員30多人就業。


      朱元,永葆軍人本色,時刻胸中裝著戰友和人民,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在經濟大潮中,在廣闊天地中書寫著靚麗的青春。(孫臣榮 徐培 張長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