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萬里茶道”國際文化旅游推介會26日在呼和浩特舉辦,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金松在會上介紹,截至目前,內蒙古調查梳理了7條萬里茶道主要線路,發現與茶道相關遺址197處。
萬里茶道是17世紀末至20世紀初,繼古絲綢之路后,歐亞大陸上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跨越現在的中國、蒙古國、俄羅斯,總長度約1.4萬公里。
2019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將萬里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3年至2025年,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續開展內蒙古“萬里茶道”申遺考古調查與研究項目。
孫金松介紹,近3年,該院對內蒙古境內萬里茶道相關遺址和線路開展了系統的考古調查,探明發現驛站、寺廟、宅院、商鋪、會館古道等197處遺址。
“萬里茶道內蒙古段更多指的是張庫大道,而除了從張家口經多倫到二連浩特并延伸至恰克圖這一段古商道外,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張庫大道還存在其他兩條線路。”孫金松說,這3條線路都是從河北進入內蒙古,分別從不同方向延伸至二連浩特,經二連浩特進入蒙古國,通向庫倫。“另外還有阿爾泰軍臺驛路、公主路、綏新駝道中路、歸化城—定遠營—庫倫線4條線路。”
孫金松認為,萬里茶道不僅是商業貿易通道,也是東方和西方之間文化和文明交流互動的重要橋梁。 (記者 張瑋)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