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包頭市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占地方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預計達到1.64%,占自治區R&D經費支出的三分之一,R&D經費支出和投入強度均居自治區首位。組織實施重點科技項目30項以上,培育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4家,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0家,是認定數量最多的一年;新增院士工作站6家,總數達到45家。全市專利申請量突破3000件,授權1800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9%和22%。爭取上級各類科技資金1.39億元,比上年增長82%。
包頭市圍繞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工作,共推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項目30項。其中,包頭稀土研究院自主研發建成世界首條30噸/年稀土基SCR催化劑中試示范線。東寶生物公司實施的“醫用膠原水解物制備工藝的開發”項目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開發的壓水堆環形燃料組件,堆芯輸出功率可提高20%-50%,大幅提高了核電的經濟性。
包頭市深入推進中科院包頭稀土功能材料所的設立,積極推進全市9家國內稀土領域知名院所、高校和骨干企業申報國家稀土技術創新中心。按照自治區統一要求,積極推進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申報創建工作。中核北方、東寶生物2家企業實驗室獲批自治區重點實驗室。認定包頭市威豐稀土電磁公司等5家企業為第二批包頭市科技“小巨人”企業。推薦三隆稀土、亨達海天等8家企業申報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組織37家企業申報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化基地、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新增自治區眾創空間(星創天地)9家,累計達到35家。(記者 趙永峰)
轉自:包頭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