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頭市依托牲畜良種補貼,大力推廣肉羊良種養殖,有效促進包頭市肉羊養殖業轉型升級。
肉羊良種推廣方面,以牲畜良種補貼項目為依托,建立并完善肉羊良種繁育基地。其中,達茂旗以繁育澳洲白種羊為主,聯合繁育黑頭杜泊種羊、草原戈壁短尾種羊及德美種羊,通過自治區和國家牲畜良種補貼項目,每只羊補貼1600元,經過兩年時間共擴繁種羊2360只,改良當地母羊47萬余只,受益牧戶達到4420戶。
同時,包頭市以肉羊產業為抓手,不斷完善商品肉羊生產基地建設。
北部牧區以家庭牧場或合作社聯合形式,以發展草原戈壁短尾羊為主,打造生產高端綠色有機商品羊生產基地。利用當地擴繁和引進的短尾戈壁羊進行提純復壯,從2016年開始,先后引進短尾種羊300余只,通過開展人工授精和集中本交手段,改良當地母羊5.2萬余只,受益農戶1300戶,年增收共1584萬元,平均每只羔羊增收80元。
中部產業化園區,以半舍飼養殖為主。以產業化園區及專業合作社的形式開展二、三元經濟雜交,建立達茂草原綠色商品羊生產基地。按照地理特點及資源優勢,重點開展經濟雜交,生產中高檔商品羊肉,加快羊群周轉和出欄。從2016年開始,通過牲畜良種補貼,先后引進澳洲白、杜泊、薩福克等優質肉羊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先后引進優質肉用公羊850只,開展同期發情人工授精35000只,小群集中配種母羊11000只,共計改良母羊近145000只,雙羔率提高15%以上,受益戶900多戶,生產的雜交羔羊4月齡銷售,平均每只比本地羔羊多收入110元,戶均增收20000余元。通過大力推進畜牧良種改良既加快了畜群周轉,同時羔羊不出坡減輕草場壓力,保護了生態,逐步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型發展之路。
南部農區,養殖品種為細雜及半細雜母羊,高效舍飼,建立達茂草原羊綠色商品羊生產基地,養殖基礎母羊25萬只。通過引進優質肉羊,開展多元經濟雜交,推廣短期育肥、集中配種、集中出欄,生產中檔商品羊。先后引進優質肉用公羊600余只,開展同期發情配種2.2萬只,集中本交6萬只,受益農戶1200戶,其中100多戶農戶實現一年二產,300多戶農戶實現二年三產。雙羔率提高20%以上,平均每只雜交羔羊4月齡出欄可銷售到800元,比本地羔羊多收入150元,戶均50只母羊產羔60只,年增加收入9000元;部分一年二產的農戶養殖60只母羊,平均年產140只,年增加收入21000元。廣大養殖戶開展雜交改良積極性大幅提高。
同時,包頭市還加大肉羊銷售網絡建設,以訂單養殖和集中育肥銷售為平臺,建立并完善達茂草原羊品牌加工銷售網絡。截至目前,每年實現訂單銷售30萬余只。
轉自: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