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一湖兩海”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11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獲悉,經過近年來的綜合治理,目前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生態呈改善態勢,濕地顯著恢復,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


      暖陽融化著潔白的冰面,叢叢蘆葦在風中舞動,不時有幾只水禽在部分已經解凍的湖區覓食……早春時節,冰封的內蒙古“一湖兩海”開始蘇醒,一批批北歸的候鳥為這些湖泊增添了勃勃生機。


      呼倫湖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經過開展綜合治理、控制人為干擾因素以及持續生態補水,2012年至今,水域面積增加近300平方公里,生態不斷改善。


      2018年監測顯示,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夏季留居鳥類達61種、2.8萬余只,較2013年增加了2.5倍。有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顯著提升,其中,監測到的鴻雁從557只上升到5629只,白琵鷺從95只上升到1359只。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鄒偉東說,鳥類對環境十分敏感,其種群數量顯著增加體現了生態環境的改善。


      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淡水湖。經綜合治理,流域內城市污水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率近100%,湖泊整體水質已由2014年的劣五類提高到五類。烏梁素海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負責人劉文強說,監測顯示,在此遷徙、繁殖的鳥類已從232種增加到去年的265種,總數量突破600萬只。“此外,狐貍、獾子、刺猬等陸地野生動物也在增加,自然生態越來越好。”


      岱海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近年來,湖區相繼實施退耕還濕,實施了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岱海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田建軍說,目前流域灘涂濕地草木茂盛,形成了55平方公里濕地、45平方公里草原,涵養了水源,凈化了水質。鳥類由原來的68種增加到91種,遷徙候鳥棲息時間延長,野兔、野雞明顯增多,生態持續改善。(記者劉懿德、李云平)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開發區發展規劃》,圍繞進一步加快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開發區的窗口、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等方面,明晰了“十三五”時期我區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2017-03-21
    • 前兩個月內蒙古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增長37.1%

      據呼和浩特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89 9億元,增長37 1%。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中,蒙古國和俄羅斯為主要貿易國別
      2017-03-21
    • 前二月內蒙古進出口平穩運行

      1~2月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進出口商品呈現量價齊升態勢。進口方面,原油、煤炭、鐵礦砂、鉀肥、鋸材、木漿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
      2017-03-27
    • 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獲自治區5大類21項支持政策

      從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政策機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建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明確了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的若干政策舉措,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