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的實施意見》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內蒙古奶業實現了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牛奶加工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全區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乳品加工企業達到89個,實現銷售收入1632.6億元,乳業成為了超千億級產業。內蒙古力爭到2025年,全區奶畜存欄達到350萬頭只,奶類產量達到1000萬噸;乳品加工企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
內蒙古支持大型乳品企業建設乳業創新園區,開展營養健康、加工技術、包裝技術、食品安全風險、高端產品、設計等研究應用。推動乳品企業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鼓勵擴大嬰幼兒配方奶粉、奶酪等干乳制品生產,研究開發適合城鄉不同消費群體的乳制品。支持大型乳品企業國際化發展,打造世界級企業和國際品牌,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
內蒙古支持中小乳品加工企業進入食品產業園,加強與上下游中小企業配套合作,實施標準化生產,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區開展巴氏奶生產,發展"自有牧場+奶吧"等產銷模式,培育巴氏奶消費群體。開發羊奶等特色奶制品生產,推動中小乳制品企業差異化發展。
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等牧區開辦民族特色乳制品工廠化生產試點,完善民族特色乳制品奶源、加工工藝、產品標準體系和SC認證,促進乳制品按標準生產和提檔升級。支持呼倫貝爾市生產具有俄羅斯、歐美風味的特色奶酪等高端乳制品,培育呼倫貝爾乳制品區域公用品牌,提高有機綠色高端乳制品市場認知度。鼓勵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和巴彥淖爾市等牧區開展高端養生系列馬駝產品研發,挖掘馬奶、駝奶保健價值,推廣策格、駝奶等產品在蒙醫蒙藥領域的應用,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
在推動養殖和加工一體化發展方面,內蒙古推進乳品加工企業與合作牧場以相互參股、融資、重組等形式實現利益共享。扶持規模養殖場、奶農合作社自建或聯建特色乳品加工企業,構建"奶農+合作社+牧場+工廠"的新型利益共同體。推動國有農牧場與乳品加工企業合作,以"規模化+產業鏈"一體化模式,整合資金、資源、技術、管理等要素,建設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現代企業。
據悉,內蒙古還將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培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推動奶產品上網銷售,打造集零售體驗、品牌連鎖、電商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銷售新模式,形成一批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把綠色有機奶產品推向全國,走向世界,打造國際品牌。
同時,內蒙古加大積極推動企業上市力度,建立多元化奶業融資渠道,鼓勵區內外大中型乳品企業、養殖企業、民間資本等投入奶業發展。積極做好養殖企業、加工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培育,支持區內企業在主板、創業板和新三板等各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在股權交易中心建立"綠色"通道,加快企業上市步伐。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