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包頭市商業經濟繁榮活躍消費實現跨越升級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2-08





      包頭市消費品市場發展成就: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城鄉市場共同發展:


      建國以來,包頭市民生工作穩步扎實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實現穩定增長,收入來源呈現多元化趨勢。從最早歷史資料記錄的198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86元,1988年首次突破了千元大關,達到了1025元,到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216元,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十五”期間,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遞增19.4%,是歷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十二五”期間,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遞增10.5%。1980年我市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僅為194.6元,到2007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6148元,比1980年增長了31.6倍,“十二五”期間,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遞增11.6%,2018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435元。


      收入對消費的支撐作用明顯,消費結構明顯改善,居民消費結構總體上發生較大變化,由溫飽型消費轉型為享樂型和發展型消費。城鄉市場共同發展、更趨協調,城鎮發揮區位優勢,鞏固存量,做大增量,積極培育消費等新動力,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0僅實現4.14億,2001年突破了100億元,2014年突破了1000億元。而鄉村消費底部基礎更加夯實,農村商貿流通體系日益完善,農村消費品市場1980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為0.70億元,到2000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達16.50億元,增長了22.6倍。2018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9億元,較1980年增長了139倍。


      消費結構轉型升級 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


      建國以來,包頭市經歷了商品和服務嚴重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大為增強,市場上有越來越豐富的商品可供消費者消費。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消費環境持續優化、消費觀念轉變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我市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類商品快速增長。居民消費經歷了從滿足溫飽為主的基本生活型消費階段,到普及家用電器為主的改善型消費階段,再到以購買住房、汽車、智能機為主的發展型消費階段的轉變。目前消費觀念由“購買產品”到“享受服務”,從“滿足日常需求”到“改善生活品質”轉變,吃穿類等剛性消費需求比重進一步降低,導致了我市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1985年我市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9.1%,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60.6%,到2018年,城鎮居民下降至27.4%,農村居民下降至30.6%,分別降低21.7和30.0個百分點。


      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也發生明顯的變化,也由追求數量轉變到追求品質。彩電、冰箱、洗衣機、照相機等奢侈品、高檔商品變成家庭日常用品,不僅在城鎮在農村牧區也相當普及。現在移動電話、彩電普及率最高,2018年,城鎮民移動電話和彩電的平均每百戶擁有量分別達到218部、105臺,之后是電冰箱、洗衣機、電腦,分別達到101臺、100臺、72臺。2018年,全市互聯網用戶數379.51萬戶,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數185.89萬戶。


      餐飲行業快速發展   傳統餐飲轉型升級:


      受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影響,建國至改革開放前期,我市餐飲業較為薄弱。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更新,餐飲業營業狀況持續增長。“六五”時期,我市餐飲業零售額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5.5%,到“十五”時期,我市的餐飲業零售額以年均31.0% 的速度遞增。當前,美食團購、外賣、智能化服務、“互聯網+”等等新趨勢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傳統餐飲業轉型升級,包頭市餐飲行業發展也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逐步在經營管理、品牌塑造、技術應用、現代化供應鏈等環節進行全方位改進。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餐飲收入為249.3億元,是1981年的1004倍,年均增長20.4%。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率高4.1個百分點。餐飲收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由1980年的4.5% 提升到2018年的16.5 %。


      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 消費供給不斷改善:


      建國后七十年來,包頭市的商貿流通業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建國初期,以經營糧食為主要商品的國有經濟(即全民所有制商貿流通企業)占領著零售市場。1954年開始公私合營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后,個體經營迅速解體,到1960年,我市的個體私營商貿企業全部退出了商貿流通市場。1960年—1980年,包頭商貿在計劃經濟指導下,維持了20年公有制一枝獨秀的商貿流通格局。自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紀,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成為起步最早和發展最快的領域,包頭流通領域經歷了以數量擴張為特征的高速發展時期,多元化的流通組織得到了充分發揮,打破了國有、集體流通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2013年我市批零貿易、住宿餐飲業中私營和個體戶數已達到9.6萬多戶,從業人員近33萬人。2018年,我市非公有制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9.6億元,占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6.6%,我市的商貿流通業已經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市場格局,非公有制經濟已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隨著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包頭市消費市場有效供給快速提高,消費環境日益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包頭市商業網點,商品市場建設步伐加快,“十五”期間,包頭商貿經濟按照建設大市場、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的總體思路,進一步深化改革,商品市場建設日新月異,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近幾年,包頭市立足原有商圈格局,通過新都市區的建設,盤活商圈經濟,讓傳統的工業城市向區域性中心城市邁進。全市逐漸形成包百商圈、娜琳商圈、萬達商圈、巴彥塔拉大街商圈。目前我市涌現出一批規模大、市場競爭能力強的骨干企業,如包百、王府井、國美電器、中石油、永盛成超市等批零企業,以及香格里拉、神華大酒店、西貝餐飲、小尾羊、小肥羊為首的住宿餐飲企業等,這些企業憑借其較強的經濟實力,較高的服務質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市場份額日益擴大。


      新興消費快速發展、商業服務功能升級:


      改革開放以前,包頭市僅有幾個百貨店、供銷社和飲食服務公司,而且經營的項目比較單一。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城市經濟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特別是“十五”時期,商業經營形式發生巨大變革,多種零售業態共同發展,如超級市場、便利店、專賣店、專業店、購物中心等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消費環境和服務檔次明顯提高,促進了商貿流通升級。


      近年來,居民消費形態由物質型轉向服務型、消費方式由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行為由從眾模仿型轉向個性體驗型轉變。包頭市不斷完善商貿服務功能,優化商業網點布局,豐富業態種類,促進服務整體升級。近年來一批擁有現代氣息的城市商業綜合體萬達廣場、正翔國際、蘇寧廣場、茂業新天地等新型業綜合體崛地而起,從最初的吃喝玩樂一站式服務型綜合體到目前的體驗式商業綜合體模式,融入了藝術、人文、自然等因素的體驗式商業體具有強大的號召力。文化消費、旅游消費、運動健身、、健康養生、主題體驗、教育培訓等等新興業態的悄然興起與發展,成為了消費品市場最突出的亮點,新興業態正在極大地改變著整體發展格局。


      對外貿易提質加速、會展旅游有序發展:


      改革開放后,包頭市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經濟模式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折,特別是“十一五”前期,全市緊抓我國進入WTO的有利時機,全面推進對外開放,深化改革,積極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優化環境,強化服務,不斷擴大對區外、國外的經濟技術合作,對外貿易領域從貨物到服務不斷擴展,質量不斷提升,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199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不足0.1億美元,2018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4.9億美元,是1990年的250倍。


      近年來,旅游休閑逐漸升級為“幸福必備品”,旅游消費因具備文化性、享樂型、保健性、宗教性等特點,逐漸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費方式。文旅融合、品質提升、個性小眾成為旅游消費的主題詞。節假日旅游市場旺盛,大眾出游熱情高漲,全域旅游、自駕游、鄉村游成為旅游熱點。目前,我市共有A級旅游景區36家,其中AAAA景區10家(14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10家,國家AA級旅游景區16家。2018年我市接待旅游者1596.0萬人次,增長11.8%;實現旅游收入580.0億元,增長14.9%。


      黨的十八大以后,包頭市著力加快消費結構升級,不斷培育和保護新的消費增長點,依托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產業優勢,隨著硬件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包頭的會展業迅速發展。 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了城市知名度與美譽度。包頭市國際會展中心于2012年正式運營,前后舉辦了多項特色明顯、亮點紛呈的會展活動,帶動了我市吃、住、行、游、購、娛等行業。2018年,包頭國際會展中心共舉辦展會66場,同比增長1.5%;交易額達119.7億元、展出面積40.2萬平方米、接待觀眾241萬人次。


      轉自:內蒙古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包頭市今年力爭9600人通過產業脫貧

      今年,包頭市產業扶貧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打造“高精強”現代農牧業為目標,以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補齊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的短板、提高綠色農...
      2017-03-21
    • 包頭稀土高新區加快供給側改革推進稀土產業轉型

      科銳微磁公司的粘接磁粉、金蒙匯磁公司粘接磁環、鵬輝光電公司超高PF值無頻閃LED模塊以及產品項目、金杰稀土公司稀土拋光液項目、杰明納公司藍寶石拋光項目……在包頭稀土高新區,一批新項目不僅延伸了稀土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的...
      2017-03-23
    • 包頭市物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在轉型升級的推動下,包頭市物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66家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中,80 3%的企業有專業信息技術人員,比上年提高5 3個百分點
      2017-05-22
    • 內蒙古首家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應用工程中心落戶包頭

      記者近日從包頭市經信委處獲悉,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應用工程中心在包頭市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落戶,這是內蒙古成立的首家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應用工程中心。
      2017-06-17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