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草原旅游發展規劃(2019—2025)》(以下稱規劃)日前通過了專家評審,該規劃確定了我市草原旅游發展方向,實現草原旅游有序開發,有利于草原生態保護,促進草原旅游健康發展,促進我市文化旅游產業健康發展。
規劃從基礎分析、發展定位、空間規劃、專項旅游產品規劃、保障措施、環境影響評價等幾方面對我市草原旅游做了較為詳實的發展規劃。11月20日,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組織召開《包頭市草原旅游發展規劃》專家評審會,評審組由來自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草原、旅游規劃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經認真審閱,《包頭市草原旅游發展規劃》通過了專家評審。
規劃指出,包頭市草原類型豐富,全市草原共有5大類10個亞類,草地面積遼闊,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畜牧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據2010年全區草原普查調查統計,全市草場面積為3019萬畝。根據我市草原分布及其特點,規劃提出包頭草原總體空間布局為“一心一核一區三帶四組團”即:賽汗塔拉城中草原休閑中心、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核、達茂草原牧場度假區、一條草原景觀觀光帶、兩條草原自駕體驗帶、中蒙邊境草原旅游組團、春坤山高原草甸旅游組團、敕勒川草原旅游組團及明安鎮自然生態文化體驗組團。
規劃提出,通過對包頭市草原資源及歷史文化進行梳理與整合,以包頭城區為依托,將文化元素融入到草原旅游活動中,開展草原文化深度體驗旅游。擴大包頭市在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旅游市場的影響力,提升包頭旅游業的地位及作用,重塑包頭城市形象,發揮旅游業的輻射帶動作用。與此同時,堅持生態優先,以維護生態平衡和提高生態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為目標,盡力減少旅游開發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和環境的污染。并結合“立體利用”、“多重利用”的資源發展理念,積極依托農林業、山水系統開發旅游服務業,實現生態資源的良性發展,達到生態資源的動態平衡、生態環境的整體平衡。
轉自:包頭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