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開的2020年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廣電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呼和浩特市將繼續建好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強化基層文化管理人員隊伍建設,鼓勵發展文化大院、文化戶,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公共服務補短板、提效能。
為了推動全市“兩館一站”、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施建設達標,今年呼和浩特市將基本建成以市圖書館、群藝館為中心館,旗縣區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鄉鎮(街道)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草原書屋、文化大院等為基層服務點的總分館四級服務體系。切實做好全國第五次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
繼續開展數字文化服務,市圖書館建設3個以上特色數字資源庫、市群藝館建設2個以上特色資源數據庫。加強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建設,完善綜合性公共數字服務平臺“青城文化云”,保障基層群眾共享公共數字文化成果,穩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深入實施“鴻雁悅讀”計劃,打造“24小時城市書屋”“24小時微型圖書館”“數字閱讀機(包含草原書屋數字閱讀機)”“24小時信用圖書借還機”四種不同形式的“鴻雁書屋”。完善電子資源配置、物流服務車、核心業務系統和數字資源服務相關業務配置,做好圖書采購工作,開展課題研究與研討、宣傳推廣工作,推進“鴻雁悅讀”進一步向基層延伸。
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呼和浩特市將繼續舉辦“百人百組百萬人帶動工程”“文化進社區”“惠民演出季”等引領性、示范性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展示展演平臺,引導鄉鎮(街道)、村(社區)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支持戲曲傳承發展,推動“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深入開展全民閱讀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活動。
推動文化志愿服務,落實《呼和浩特市文化志愿者管理辦法(試行)》。做好“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行動計劃。繼續組織實施“陽光工程”“圓夢工程”等農村文化志愿服務計劃。加強文化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培育和打造一批文化志愿服務的品牌活動。
轉自:呼和浩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