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科技興蒙”行動 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通報有關情況。
自2019年“科技興蒙”行動實施以來,在自治區政府的指導下,自治區科技廳以制定支持科技創新政策措施、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為突破口,針對科技創新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環節,以及影響創新發展的重要問題和關鍵環節,反復征求各方意見,研究制定支持政策,起草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科技興蒙”行動 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文稿經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自治區黨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后,于2020年10月12日正式印發實施。
《若干政策措施》共分8個部分,分30條96項。具體內容包括:加強科技創新供給;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統籌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構建開放合作格局;加大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保障措施等。《若干政策措施》政策的突破性、創新性強,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出臺了47項具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政策的針對性強,每一條每一項所針對的都是我區當前科技創新存在的短板和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政策的系統性強,從政策涉及面、主體覆蓋面上講,是內蒙古科技領域迄今為止系統性最強的政策。
據發布會介紹,自治區將采取開展政策宣講、完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加強督查評估等多種措施,推動《若干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科技興蒙”行動是繼“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入滇”“科技支寧”等之后,國家層面全面支持內蒙古科技創新工作的重大舉措,也是我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具體體現。自2019年科技部、內蒙古自治區會商工作開展以來,全區上下積極推進“4+8+N”(“4”指科技部、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廣東省四個政府及政府部門,“8”是包括中科院、工程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鋼研集團在內的8個國內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N”是除“4+8”之外的其他合作主體。)合作主體合作對接;自治區科技廳面向全區廣泛征集了與“4+8+N”等合作主體有關的創新需求近1800項;自治區首次啟動實施了“科技興蒙”重點專項,形成實施方案16個,支持經費4.7億元,帶動盟市投入4.7億元,引導創新主體投入將達到近20億元。
同時,自治區將科研項目安排的重點向“科技興蒙”行動傾斜,聚焦石墨烯、氫能、碳捕集封存、稀土、大規模儲能等領域前沿技術,投入經費1.75億元,帶動企業投入近4億元,吸引區內外科研院所、高校、企業40多家參與聯合攻關,助推“科技興蒙”行動扎實開展。(記者 蘇永生)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