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服務助力科右中旗肉牛全產業鏈發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0-19





      在興安盟科右中旗的養殖戶當中,提起吳巴根那可謂家喻戶曉,因為他不僅是旗里小有名氣的合作社理事長,更是帶領周邊農牧民共同致富的“牛人”。


      整潔的圈舍、先進的養殖設備,一走進科右中旗吳巴根那養殖專業合作社,就被棚圈里一頭頭毛色光亮、體型健碩的肉牛所吸引。“這里有500多頭牛正在進行育肥,合作社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與農行大力支持的200萬貸款分不開,沒有這筆錢我也養不了這么多牛。”性格開朗的吳巴根那指著成群的肉牛,底氣十足地告訴記者。


      十足的底氣源于豐厚的收入。從事肉牛養殖育肥交易多年的吳巴根那說,今年他用貸款購買的150頭牛,育肥兩三個月后轉手一賣就賺了20多萬。“育肥和交易需要流動資金多,這筆貸款額度夠大,讓我沒有了資金上的后顧之憂。”談起養牛的發展前景,吳巴根那表示,下一步不光要自己努力干,還要帶領更多鄉親一起建牛棚、搞育肥、跑販運。


      近年來,在中宣部為科右中旗量身打造的“做牛文章”戰略指引下,科右中旗積極探索金融服務助力肉牛全產業鏈發展,在產業的多個環節下發貸款,保障項目的資金需求,打造牛產業金融服務全流程,促進農牧民脫貧摘帽和產業振興。


      “養殖戶發展牛產業,最大的阻礙就是缺少資金。我們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成立專門工作團隊,根據當地政府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出臺支持科右中旗牛產業貸款整體服務方案,積極參與書寫科右中旗‘牛文章’。”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副行長白音那木拉說,他們支行創新組建了“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黨員先鋒隊,打造了一支流動式金融服務草原輕騎兵,并結合當地肉牛全產業發展給予科右中旗地區優惠政策,制定優質產業貸款。


      視角轉到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代石泉家,這幾天,忙碌的他正在將牛過冬所需的青儲飼料送入窖中。“過完年我就申請了30萬貸款,買了15頭基礎母牛,現在都下了牛犢,我至少收入了15萬元。這個貸款利率低,還款時間長,有了這筆錢我改良了肉牛品種,擴大了規模,借了貸款的鄉親們都嘗到了養牛的甜頭,日子越過越好。”代石泉的話語代表了廣大養殖戶的心聲。


      規模養殖需要資金投入,但是像代石泉這樣的養殖戶曾經的融資渠道卻十分有限。因此,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針對飼草料種植、普通養殖戶、養殖大戶、養殖小型合作社制定發放30萬元以下的快速、便捷、見貸即保模式惠農e貸。該貸款快速、便捷、優惠,通過手機掌銀發放、隨借隨還、貸款期限長、養殖戶按養殖周期制定還款計劃,貸款利率為4.85%。針對大型專業養殖育肥合作社發放50萬元至300萬元以內農村生產經營貸款,該貸款額度能夠滿足合作社資金需求,并且貸款期限長達5年,充分滿足合作社養殖育肥周期。針對養殖育肥企業還發放300萬至1000萬的流動資金貸款。


      好品種賣好價格,推進品種改良是發展肉牛養殖的關鍵。作為興安盟首個國家級種公牛站,位于科右中旗的內蒙古中農興安種牛科技有限公司去年順利通過了國家種公牛站評審。“我們用農行的100萬元貸款,在國家標準的育種中心采購了種牛,現在公司培育的優質種牛達到了140余頭,有西門塔爾、夏洛萊、安格斯、利木贊及日本和牛等品種,我們每年以10元一支的價格為科右中旗提供優質凍精10萬支,推動科右中旗牛產業提檔升級。”內蒙古中農興安種牛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廠長張強說,科技的引導力正在逐步顯現,先進的技術和手段不僅為科右中旗肉牛養殖提質增效,更帶動了當地的農牧民致富增收。


      “我們支行針對肉牛產業鏈中飼草料加工、改良品種、屠宰加工、銷售等環節小微企業發放微捷貸、微易貸等快速便捷的流動資金貸款。目前已為飼草料加工、改良品種、屠宰加工、銷售環節企業發放5筆貸款,合計1040萬元。”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法人客戶經理劉莉華說。


      科右中旗牧興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同樣是流動資金貸款受益企業,董事長包銀寶介紹說,有了這筆貸款,今年公司肉牛的屠宰數量和去年相比有了明顯上升。“作為小微企業,以前申請貸款手續繁雜,但是農行這500萬元貸款辦理的特別快。等今年的貸款到期后我準備再次申請,為企業下一步發展建設起配套的育肥基地。”


      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支持當地肉牛產業發展對肉牛產業鏈企業、專業合作社、個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積極推動了科右中旗肉牛產業發展。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農戶貸款余額9.91億元,支持當地農牧戶12432戶,其中用于支持肉牛全產業鏈發展貸款余額8.55億元。全旗牛產業由產業發展初期的無肉牛牲畜交易市場、無飼草加工、屠宰加工企業,升級為現有大型牲畜交易市場1家,飼草加工、改良品種、屠宰加工等企業7家的全產業鏈發展,全旗存欄50頭肉牛養殖戶達到近360戶,較2018年末增加近160戶,全旗存欄肉牛頭數達34萬頭,較2018年末增加11萬頭,金融支持初顯成效,產業發展初具規模。(記者胡日查高敏娜)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