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西首個干熱巖供暖項目,我們已在近4萬平方米的建筑范圍內,使用干熱巖進行供暖,節能環保,供暖效果好。”1月16日,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干熱巖供暖項目技術人員石星告訴記者,干熱巖供暖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效果十分突出。
石星介紹,按照首批供熱范圍的面積計算,使用干熱巖供暖一個采暖季(4個月)可代替標準煤590噸,比傳統供熱模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7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38噸。
據了解,該項目從2017年11月1日開始啟動,供熱面積近4萬平方米,不燒煤、不用天然氣,室內溫度就能恒定,舒適潔凈。
該項目的研發方山西泰杰地能干熱巖有限公司負責人米光明介紹,干熱巖供暖的初期建設投資與傳統供熱投資相比成本較低,地下換熱器等相關設備壽命長達70年,“干熱巖供暖溫度可達23攝氏度以上,干熱巖供熱技術能同時制熱、冷,提供全年生活熱水。”
目前,干熱巖供暖、制冷發電技術已經獲得“地能干熱巖換熱裝置”“地能干熱巖樹狀多點換熱系統”等6項專利,米光明稱:“干熱巖的供暖技術推廣以后,我們會進一步探索供電技術,熱電聯產才是干熱巖利用的終極目標。”接下來,該項目還將在山西其他地方逐步進行推廣。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