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山西省經信委傳來消息,2017年以來山西省充分發揮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杠桿效應”,抓項目、抓試點、抓服務,多措并舉,取得了積極成效。去年下達的9.44億元技術改造資金共撬動社會投資484億元,全年技改投資完成617.2億元,增速14.9%,高于全省工業投資增速11.8個百分點。
企業技術改造是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2017年山西省力度空前地設立了10億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提振了企業和社會技術改造的信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吸引了投資者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關注,增強了各類金融機構對我省工業企業發展的信心,引導社會資本不斷向實體經濟聚集。據山西省經信委副主任馬運俠介紹,通過實施一批高起點、高質量的創新類技術改造項目,企業研發、工程研究、系統驗證等綜合性研發條件進一步提升,突破了一批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有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通過實施項目帶動,加速了智能制造新業態和新模式對山西省工業的滲透融合,企業智能裝備、智能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互聯等新的生產方式不斷涌現,進一步提升了重點企業智能化建設水平。
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還有力促進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和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記者了解到,2017年,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總計安排技改專項資金1.37億元,帶動社會投資46.8億元。通過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對生產制造過程進行節能改造,廣泛推廣應用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等20余項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提升了全省綠色制造發展水平。21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成后,年可處理冶煉渣186.6萬噸,利用粉煤灰、煤矸石、鋁礬土尾礦、脫硫石膏29.55萬噸;通過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全省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排放標準。
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在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引導下,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工業企業技改投資完成72.5億元,增長32%,高于工業投資近40個百分點,占全省工業投資比重29.8%。(王龍飛 王佳麗)
轉自:山西省人民政府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