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綠洲凝共識,群英薈萃謀發展。
全省民營企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首站——“右玉行”正式啟動。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組織全省百余名民營企業家來到右玉縣考察、簽約項目,支持右玉發展。“右玉行”時間雖短,但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成果豐碩,是一次凝心聚力、合作共贏的活動。
當天,12個項目在活動現場成功簽約,給縣域經濟引入優秀外部資本,右玉農業種植、文化旅游、高新產業、電商服務等迎來新的發展,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省工商聯副主席、教場坪集團董事長張來拴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右玉城市會客廳,無償捐獻給右玉。
民營企業也弘揚晉商精神,進一步增強了發展信心,有效對接各地優質資源項目,把縣域經濟發展需求和民企轉型發展需求結合起來,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拓寬新的發展空間,實現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共同壯大、共贏發展;同時,民營企業家也學習感受了右玉精神,接受了理想信念教育,精神得到了洗禮,思想得到了升華,進一步發揚自我革命精神,牢記使命重托,自覺對標一流,久久為功,創業創新,不斷實現自我突破,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山西篇章再立新功、再作貢獻。
大力弘揚右玉精神、晉商精神,助力右玉由“綠起來”向“富起來”“強起來”高質量發展
7月的右玉,鳥語花香,充滿生機。
右玉縣,地處晉蒙交界風口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習近平總書記曾先后五次對“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右玉精神”的實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代代右玉人綠色接力讓一個“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2018年國家級貧困縣右玉縣成為山西省首批脫貧摘帽縣,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右玉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如今,綠水青山已經圓夢,右玉縣把生態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正在實現向“金山銀山”的嬗變,賦予右玉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在這“由綠轉富”的關鍵時刻,如何推動民營企業參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而“右玉行”作為山西全省民營企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站活動,像一把“金鑰匙”,成功地破解了難題。
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徐廣國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動。他指出,開展“右玉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右玉精神重要批示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右玉發展重要部署的實踐舉措,對于續寫“兩山理論”山西實踐新篇章,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大民營企業要學習弘揚右玉精神,發揮資金、管理、技術優勢,助推右玉從“綠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要發揚晉商精神,把縣域經濟發展需求和民企轉型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助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牢記使命重托,自覺對標對表,實現自我突破,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右玉是“晉商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和晉商有著不解之緣。一代雄關“殺虎口”,曾見證了幾代山西人走西口、謀生活的辛酸悲壯,也見證了晉商輝煌的創業史。祁縣喬家、靈石王家、日昇昌、復盛公等富商巨賈,都曾經穿梭在這條西口古道之上,可以說右玉曾經是明清晉商通向輝煌的必經之地。
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李武章指出,在“晉商精神”和“右玉精神”這兩種精神的交匯地,省工商聯組織“右玉行”活動,就是讓這兩種精神碰撞出新的火花,點燃右玉高質量發展新的火種。
目前,右玉縣城鎮居民收入為全省城鎮居民平均收入的78.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未過萬,僅為全省農民平均收入的67%、全國的53.8%。在右玉縣“由綠轉富”的歷史關口,省委、省政府發出“引導民營企業關注右玉發展”的要求,山西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迅速行動。
今年6月下旬,省工商聯赴右玉開展專題調研進行摸底,根據右玉縣提出的產業發展規劃和項目需求,分行業、分產業組織相應類型企業參加對接。同時,把右玉縣提出的重點項目在省工商聯互聯網平臺持續宣傳推介,在各級工商聯企業家執常委隊伍、商會中進行全面推介發動。7月中旬,省工商聯副主席李劍英帶領部分企業家來到右玉再次進行實地考察,以充分做到聚焦需求、雙向對接。這些前期工作的有序充分開展,為全省民營企業助力右玉縣高質量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
民營企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民營企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
“右玉行”是全省民營企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站。這標志著,山西在全省范圍內推動民營經濟深度參與縣域發展的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也標志著探索民營企業參與縣域產業轉型、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悉,右玉縣作為山西省工商聯的重點扶貧縣,近年來,工商聯連續多次組織民營企業、商會到右玉進行精準對接,在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捐贈捐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右玉縣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
此前,山西教場坪集團玉嶺煤業有限公司、山西玉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民營企業與右玉縣9個貧困村簽訂了合作幫扶協議,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公益幫扶等多種手段累計投入金額達973.5萬元,幫扶貧困戶183戶,幫扶人口559人。這些企業多年來在右玉縣的良好投資發展,也為全省民營企業支持右玉起到了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我們公司從事農副食品加工出口業務,生產的凍干小香蔥等產品主要銷往歐美日韓及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市場前景廣闊。”7月18日,右玉縣圖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德智向參加“右玉行”活動的企業家們介紹,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吸納就業和資產收益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和周邊農民脫貧增收。
當天,與會企業家們參觀了右玉縣圖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和右玉精神紀念館,深刻體驗了“右玉精神”,精神得到了洗禮,思想得到了升華。
會上,藍頓旭美食品有限公司、山西晉商民營聯合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平遙煤化集團、山西穗華物流園有限公司、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中國民生銀行太原分行6位民營企業家和金融單位負責人從不同角度對守初心、擔使命、受教育、談合作等多方面談了感受、感想和體會。會議舉行了簽約儀式,全省12家民營企業同右玉縣政府、右玉民營企業簽訂了意向合作協議。
期間,百余名民營企業家參加文化旅游、傳統產業及新興產業洽談對接專場會議,為右玉縣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政企之間、企企之間交流互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劉海蕓說,活動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結合右玉產業發展需求,組織民營企業與右玉縣進行精準、常態化對接,引導民營企業關注右玉、投資右玉,共同推動右玉高質量發展。
通過參加“右玉行”活動,與會企業家們受益匪淺,大家深刻認識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從經濟發展實踐看,民營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縣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從發達地區看,民營企業強則縣域經濟強,民營企業活則縣域經濟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山西民營企業將扎根縣域經濟廣袤沃土,推動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深度交融發展
當前,正值全省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與會企業家紛紛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右玉發展的工作要求,扎根縣域經濟廣袤沃土,推動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深度交融,實現共同提升。
成功簽約固廢利用項目的山西晉商民營聯合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昝寶石說,右玉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必將給我們企業提供更多投資興業、創業創新的機會,山西晉商民營聯合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晉民投”)作為民營企業聯合體,將根據自身發展產業規劃,尋找更多與右玉經濟相契合的著力點,夯實右玉致富小康路。
當前,山西有40余萬家民營企業,遍布全省各行各業,在轉型升級進程中亟需延展新的空間、拓展新的領域。另一方面,山西大批貧困縣在脫貧摘帽后,需要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推動縣域經濟由較快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推動民營企業參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件利在長遠的好事。“右玉行”具有強烈的示范意義。
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的總體部署是:通過“先期聚焦貧困縣,逐步擴展范圍”的思路,讓更多民營企業走進、關注這些貧困縣,激發當地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為完成脫貧摘帽后的縣域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同時,為廣大民營企業拓寬新的發展空間,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讓民營企業能夠扎根于縣域經濟這片廣袤沃土,推動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深度交融,實現共同提升。李武章勉勵說,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晉商精神、右玉精神,積極投身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提出的五大任務上來;希望各市工商聯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當好民營企業的“娘家”;希望右玉縣委、縣政府提供更優的支持政策,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要構建良好的“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對企業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企業能夠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省工商聯宣教部部長方祥華介紹,下一步,山西還將舉辦助力中陽、石樓、河曲等貧困縣專題系列活動,以久久之功,切實促進“兩個健康”。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