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建投成功中標約2.95億元的柬埔寨暹粒新國際機場項目飛行區工程施工和飛行區附屬設施工程施工2個標段。這是該公司中標的首座海外機場項目。
今年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轉型升級戰略不斷推進,我省建筑業生產保持了較快增長的態勢。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72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3.4億元,增長15.7%。其中,省內產值完成1067.3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全部總產值比重62%,拉動全省增長11個百分點;省外完成產值654.8億元,同比增長11.8%,占總產值比重38%,拉動全省增長4.6個百分點。
三個明顯特征呈現
縱觀上半年全省建筑業發展,有三個明顯的特征:
房屋建筑業產值占比高貢獻大。房屋建筑業共完成總產值809億元,比上年增加161.2億元,增長24.9%,占全部總產值比重47%,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對全省建筑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到69.1%,拉動全省產值增長10.8個百分點。
新簽合同額較快增長。上半年,全省有工作量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簽訂合同額631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4.5億元,增長4.2%。其中,本年新簽合同額224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8.5億元,增長14.7%。
私人控股企業快速發展。上半年,按控股情況看,國有控股企業309家,比上年增加2家,增長0.7%,企業個數占全部有工作量的建筑企業的比重為10.8%,占比較上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私人控股企業2173家,比上年增加241家,增長12.5%,企業個數占全部有工作量的建筑企業的比重為83%,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
三大問題需密切關注
省統計局投資處的專家指出,雖然全省建筑業生產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但有三個問題需密切關注。
本省建筑企業本地市場占有率不高。上半年,全省境內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248.9億元,其中本省建筑企業完成產值1067.3億元,在全省境內市場占有率為47.5%,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但仍未過半,外省建筑企業在我省完成產值1181.6億元,市場占有率為52.5%。
本地企業省外市場拓展能力需進一步加強。上半年,全國各省建筑企業在本省外完成產值共計34256.6億元,其中,東部地區在外省完成產值21472.7億元,占全國省外完成產值比重62.7%,其中,江蘇占全國比重最大達到15.9%,其次是北京和浙江,分別占比11%和10%;中部地區共完成外省產值7919.2億元,占全國省外產值比重23.1%,中部六省中占比最高的是湖北,完成省外產值2712.3億元,占比7.9%,其次是湖南、河南、江西,占全國比重分別為4.2%、3.3%、3.0%,山西在中部六省中總量和占比都居于末位,占全國外省完成產值比重只有1.9%,在全國居第17位。
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上半年,全省建筑業企業資產合計5955.1億元,同比增長12.6%,負債合計4563.7億元,同比增長12.4%,資產負債率76.6%,比一季度回落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2個百分點。雖然上半年資產負債率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都略有回落,但仍處于較高的水平。企業負債率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建筑市場上的不規范行為和建筑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造成帶資承包、墊資工程成為較普遍的現象。帶資承包、墊資工程往往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在企業發展壯大中企業只注重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而在生產經營發展中企業不注重自有資本的積累,不斷地增加債務規模,大量的資金成本支出,加劇了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資本積累。
三個舉措力促做強做大
山西建筑業如何做強做大?這位專家給出的建議是:
積極擴大建筑市場需求,促進全省建筑業市場發展。要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發揮政府和民間等多方投資的優勢,以戰略合理布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推進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進程,確保這些大項目好項目能夠早落地早開工,為我省建筑業企業的生產發展提供豐厚的食糧。在省內重大建筑工程項目承建單位的選擇或招投標中,優先選擇本省內的優秀建筑業企業,積極為我省建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條件注入動力。向省外建筑業產業發達的地區學習,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有利于當地建筑產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新路和好路。
積極幫助省內建筑業企業拓展生存發展空間。在積極優化省內市場的同時,加強市場開拓,鼓勵企業走向全國以及國際市場參與競爭,擴大省外以及境外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在加大企業對外推介的同時,幫助外出企業解決資金和人才短缺問題,積極爭取更多的省內企業獲得對外合作的機會。同時全力幫助解決影響建筑企業省外、境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其提高生存、發展和競爭能力營造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積極拓展企業融資渠道探索解決企業融資困難的方案。綜合發揮各類金融工具的作用,鼓勵引導我省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條件建筑業企業的金融支持,推動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產品,為我省建筑業企業承攬大型項目提供更加靈活的融資擔保;努力尋求銀企合作的辦法,通過企業與銀行之間充分溝通,夯實信用基礎,解決企業資金問題;創新企業間合作機制,使得企業間資金能夠在合作中發揮有效作用;進一步協調金融機構,積極為我省建筑業發展提供寬松的資金環境。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