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富士康鄭州所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2025年口岸工作部門聯席會議上獲悉,上半年,富士康鄭州所在新鄭綜合保稅區完成進出口值1868.45億元,同比增長47.1%,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45.29%,在全國綜保區中位居第三。
全球產業鏈重構加劇,跨境經貿規則深度調整……面對諸多超預期挑戰,新鄭綜保區進出口緣何實現逆市上揚?
“區港一體化”模式降本增效。據鄭州航空港區口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區港一體化”模式將機場口岸功能延伸至綜保區,實現“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空運出境貨物在區內即可完成組板報關,進境貨物直送企業倉庫,通關效率提升60%,物流成本直降50%。上半年,新鄭海關監管空運進出境貨物2.8萬噸,同比增長30.3%
AI智能審單激活通關引擎。鄭州海關打造的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AI審單智能體上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運行,實現在海關、企業兩端對申報規范性錯誤的智能篩查。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涵蓋稅收風險、安全準入、合規申報等6個領域的智能分析模型,一方面輔助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提升申報效率,另一方面輔助關員作業、在強化監管的同時解放人力。4月份系統測試運行以來,已累計處理報關單74.5萬票次。
核放單創新破解“多車多單”困局。鄭州海關所屬新鄭海關在輔助管理應用開發核放單“多車對多單”模式,疊加“分送集報”“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等便利政策,支持多輛運輸車輛與多個核放單靈活綁定,滿足企業對報關、物流等環節的個性化與高時效需求。同時,該模式整合了“集拼申報”功能,省去了二次裝卸環節和區外設置非保稅倉庫,通關效率提升30%,倉儲物流成本降低20%。
“海關聯合地方政府打出‘優監管、促便利’組合拳,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正加速轉化為發展動能。”新鄭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緊密對接河南“制度型開放戰略”部署,持續深化區港聯動、智慧監管等創新實踐,通過打造更具競爭力的跨境貿易服務體系,全力助推新鄭綜保區高質量發展,為河南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工作增磚添瓦。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