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鋒,山東能源重裝集團乾元公司不銹鋼冷軋班長,自該公司投產以來,一直擔任軋機班長職務,所帶班組連年獲得公司“優秀班組”稱號,多次被集團公司表彰為“優秀班組”,他本人多次被集團公司評為“優秀班組長”。2019年6月6日,正值集團公司首個 “班組長日”,他又喜獲集團公司優秀班組長殊榮。
2008年,大學剛畢業的李紅鋒進入正在籌建中的山東能源重裝集團乾元公司,此時設備正在安裝調試,新進廠職工都挑選勞動強度低、操作簡單的機組,但李紅鋒果斷選擇了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不銹鋼冷軋機組,成為了該公司軋機工段第一批冷軋操作工。
在軋機安裝過程中,工作異常艱苦,他卻臟活、累活、苦活搶著干,安裝設備的師傅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為這個小伙子的干勁所感動。可是李紅鋒明白,這臺世界上最先進的二十輥軋機并不是那么容易馴服的,要早日生產出精密不銹鋼帶,還需要不斷努力掌握高端技術。為此,他不斷請教專家,學習著軋機的技術參數、操作要領,憑著這種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的精神,很快掌握了軋機的壓下、張力、傾斜等操作技能,逐步成長為一名技術骨干。2008年底,因工作出色、技術出眾,李紅鋒被該公司任命為軋機工段二班班長。
2005年9月成立的乾元公司經過三年的成長,已經成為精密不銹鋼帶企業的新星,同時也由中韓合資企業成為國有獨資公司,走上了獨立自主之路。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煤礦機械企業掌握不了精密不銹鋼帶軋制技術。面對著外界質疑,李紅鋒帶領著工友們天天在軋機摸爬滾打,不停地摸索操作技術要領,精密不銹鋼帶軋制厚度被不斷攻克,從0.5mm厚度一直到0.1mm厚度,做到了國內領先。在精密不銹鋼帶領域,0.05mm厚度鋼帶國內幾乎沒有能夠做到的。大約只有一張A4復印紙一半的厚度,這個數字是不銹鋼帶軋制技術水平達到一定高度的標志。該公司的日本四柱式二十輥軋機,它的設計軋制厚度極限為0.05毫米。從0.1mm到0.05mm,需要的是幾何倍數的技術支撐。
精密不銹鋼帶極薄帶規格產品的軋制,最關鍵在確保工藝控制穩定。為了保證軋制穩定和對板型的良好控制。李紅鋒制訂了配輥工藝和軋輥輥形的磨削方案等,將工作輥的輥形誤差控制在±0.0005毫米以內,最終形成了科學的軋制試制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產品的試軋工作和進一步優化軋制工藝和配輥工藝后,2012年6月2日上午9時,0.05毫米的精密不銹鋼帶終于軋制成功。
成功不僅僅是辛勤的付出,更要憑借自身過硬的素質和毅力。閑暇時間李紅鋒總是埋頭苦讀,為了熟練掌握不銹鋼冷軋工作的各種技能,李紅鋒把大部分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學知識、學技術、鉆業務上。他不但熟練掌握了軋機以操作技能,還積極參與公司新產品研發。十年來,李紅鋒參與了公司新開發SMT鋼網、鋼筘、冷軋拉絲、噴砂、光刻、高平高硬不銹鋼帶、金鋼石內圓刀片、強磁性、弱磁性等共十幾種新材料。另外,他還不斷加強設備知識學習,較好地掌握了設備日常維護技術,日常工作中遇的設備小故障,他都可以自己動手解決,確保了班組的正常生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能班長。
一花獨放不是春。李紅鋒在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技能水平的同時,還無私地將不銹鋼帶軋制技術傳授給身邊的每一位工友。2010年,軋機工段新來兩名操作工,成為李紅鋒的徒弟。李紅鋒針對他們兩人的特點,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責任心強、工作細心的小孫成為一名軋機主操員,身體素質好的小王進成為軋機副操作員,充分發揮了他們各自的優勢。李紅鋒還不斷加強班組內的業務培訓,為了便于工友們學習,李紅鋒利用業余時間,將軋機的資料匯編成冊,利用自己英語的特長,將設備說明書翻譯成中文,并用通俗的語言傳授給工友,讓每一名軋機操作工都能熟練掌握不銹鋼帶軋制技術。十年來,李紅鋒共帶出了10名徒弟,很多徒弟已經成為班組骨干和班組長。
李紅鋒說: “作為一名軋機班組長,必須以身作則,但我離一名共產黨員的要求還很遠,我需要更加努力,爭取加入黨組織。”2019年,李紅鋒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期盼著自己能夠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孫云永)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