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鴻,共產黨員,高級技師,粉體材料公司銅粉車間氧化銅班組班長。他始終如一堅守在粉末冶金生產一線,專注于粉末冶金制造工藝的優化提升,練就了過硬的生產操作技術本領,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
王德鴻愛學習,1995年剛參加工作,他就認真查閱資料、細心琢磨崗位操作細節,沉浸于解決難題所帶來的成就感當中,很快成長為工作中的骨干。“生產經營任務是最好的考驗,技能和經驗都是在生產經營的實戰中磨練出來的。”在王德鴻看來,“不求干多大事兒,只求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扎實,想盡辦法做好做細做到極致”。
他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盡管他是粉末冶金高級技師,但照樣熟悉有色金屬萃取、提純,電解、電積生產及金屬煅燒、壓延加工制造等工藝及生產操作。業余時間,他自學取得了電工、叉車、壓力容器、危化品作業等第二特殊工種作業證,成為一名全能型技術人才。
“敬業是一個勞動者最寶貴、最應該守住的品德。”王德鴻說,“作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我們不僅要踏實勤奮,更要在技改和創新上下苦功,不創新就適應不了新原料、新設備和新工藝,不自我提升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他提出并設計了火法煅燒回轉窯進出口旋流進風裝置,進料口和出料口通過收塵管道連接收塵器,以變頻調速控制收塵器風機,將下料時飛揚的粉塵有效回收變現,治理了現場作業環境,提高了金屬收率。通過理論經驗和實際操作的不斷磨合,開展工藝創新,拓寬氧化銅粉的原料來源,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盈利能力,為氧化銅粉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通過跟班作業,王德鴻摸清了洗滌的技術條件,提出并組織實施二合一工藝控制循環洗水方式的改進,將洗滌次數由17遍以上減少到9遍,用自來水和純水交替洗滌代替了純水洗滌,節約純水用量60%以上,并為后續廢水的處理減輕了壓力。
王德鴻認為新時代工匠更要有技術含量,涉及的知識面也更廣,這要求工匠們不斷學習,“工匠精神是要沉下心來不斷付出、投入、創新、拼搏,還要耐得住寂寞。” 在他的帶領下,班組里學習氛圍濃厚,先后涌現出技師2人、高級技師3人,還有一名職工在甘肅省百萬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技能競賽中取得了第一名。
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和迎難而上的工作作風使他在班組管理、技術創新、難題攻關、項目建設、提質增效等各項工作中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先后多次獲得甘肅省、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先進生產者”“技術能手”“金牌員工”“甘肅省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他所帶領的氧化銅粉班組,被評為甘肅省“工人先鋒號”,多次被集團公司評為安全先進班組、模范班組,提出并實施合理化建議20多項,獲國家授權專利2項,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把自己的技術絕活傳授給青年工人,幫助他們快速進步,帶動更多的人學本領、練技術,才是工匠應該做的,才對得起工匠這個稱號。”王德鴻堅信,隨著新時代倡導的“工匠之春”,將會有越來越多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新時代產業工人,在廣闊的天地里發揮價值,繪出更壯闊的人生!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