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企報國 志“鍺”天下——馳宏鋅鍺鍺產業發展紀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6-09





      近期,由馳宏鍺業開發的工業紅外測溫智能溫控系統研發成功,并成功運用于中國銅業旗下多個冶煉廠及部分外部鋼企。從傳統的四氯化鍺、二氧化鍺、區熔鍺、鍺單晶等產品延伸到定制鍺粒子、超純低氯二氧化鍺、超細二氧化鍺等高端鍺材料,再到鍺光學產品整機生產,馳宏鍺業產業拓展之路僅用了4年時間。


      1. 0.3克鍺的大貢獻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鍺作為64種原子彈生產所需的稀有金屬之一,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馳宏鋅鍺前身會澤鉛鋅礦技術人員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自發開展提鍺實驗,從含鍺煙塵中提取出僅有“菜籽”大小的0.3克鍺。鑒于國防工業對鍺的迫切需要,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會澤鉛鋅礦迅速形成了2噸金屬鍺的生產能力。該礦邊建設、邊生產、邊配套,從一個即將“下馬”的企業,因鍺重新“上馬”。1964年10月16日,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會澤鉛鋅礦因為研發生產鍺金屬的突出貢獻,榮獲獎狀及1000元人民幣獎勵。由于鍺對企業的特殊貢獻,會澤鉛鋅礦2000年改制后,將“鍺”寫進了企業名稱。


      為了銘記馳宏鋅鍺“鍺”研發團隊的貢獻,在馳宏鋅鍺企業文化長廊科技人才墻上一致掛著留蘇歸國人員楊靜嫻的照片。至今,人們還在傳頌這個團隊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故事。


      2. 老企業的新生機


      近年,作為優良的半導體和國防軍工、高新科技等領域的重要原材料,鍺在紅外光學、光纖通信、太陽能電池、醫藥、催化劑等行業的應用前景愈發廣闊。于是,馳宏鋅鍺明確提出了“充分依托鍺資源儲量優勢、產能產量優勢和成本優勢,以光纖和紅外領域為重點發展方向,秉承資本運作和自主研發相結合的創新發展理念,打造成為鍺產業頭部企業,爭做產業鏈‘鏈長’”的發展目標。


      2018年,擔負鍺全產業鏈延伸光榮使命的馳宏鍺業順勢而生。成立后,這家定位為小而精的專業化企業迅速展現出其特有的靈活性。4年來,馳宏鍺業多元化利用阿里巴巴網店、鍺產業協會、招商引資會等平臺,逐步打開了市場,客戶數量快速增長,國際客戶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突破;獲得國家授權專利77項,主參編國家、行業標準7項,通過國家“科改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認定。市場拓展、技術進步有力推動了產業鏈延伸,2019年,馳宏鍺業年產5萬片鍺毛坯生產線建成并投入使用,按下了企業轉型升級的“快進鍵”。目前,該公司光纖級超高純四氯化鍺項目生產線正在加快建設。


      3. 抗擊疫情勇擔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測量體溫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益增加的紅外鍺片訂單讓馳宏鍺業敏銳地覺察到市場的巨大潛力,與中國科學院一起加速開展人體紅外測溫系統研究工作。通過數十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半個多月的連續攻關,馳宏鍺業自制的全自動紅外人體溫度篩查系統試制成功,可實現大面積、非接觸式快速測溫,最遠測溫距離超過10米,并可實現實時在線檢測和動態報警,產品性能完全達到國標要求,并通過了云南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的檢測認證。新產品一經投放市場,就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馳宏鍺業也因此入圍全國和云南省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供企業名單。


      文章開頭提到的工業紅外測溫智能溫控系統也是馳宏鍺業疫情期間研發生產的產品。該產品可以對工業生產中的發熱設備進行全方位監測,實現大面積快速掃描成像。結合系統分析,操作人員只需觀察紅外熱力圖就可快速分辨設備運行狀態,對異常發熱位置進行處置,實現遠程精準監控。


      從鍺提取到鍺材料工業化生產再到鍺光學產品研發,馳宏鋅鍺走過了半個多世紀,改變的是對鍺不斷深化的認識,不變的是一顆工業強企報國之心。未來,馳宏鋅鍺還將以馳宏鍺業為主體,聚焦行業面臨的“卡脖子”難題,不斷發揮專業優勢,為國家鍺資源合理科學利用、服務保障國防安全和民生發展需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邢子晞)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