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能源重裝集團:以改革激活力破難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6-10





      山東能源重裝集團作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完全市場競爭型企業,由于管理模式陳舊,一度陷入虧損境地,在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大背景下,山東能源集團把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 “金鑰匙”,為重裝集團量身定制 “4+2”改革方案,破除改革路上的“攔路虎”,掃除發展路上的 “絆腳石”,重裝集團認真貫徹落實山東能源集團要求,以改革激活力,向創新要效益,各項工作破題上路、蹄疾步穩。


      快行動 止住 “出血點”


      在山能重裝改革攻堅辦公室,改革專班人員正在與行業一流律師、會計師、稅務專家討論研究優化改革實施方案。山東能源重裝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劉玉果說,“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不改革只有死路,要自我加壓,加快速度,不能讓企業再繼續失血。”


      改革慢一步虧損就多一點。他們與時間賽跑,向困難宣戰,改革攻堅扭虧脫困動員會后,立即成立6個工作專班,聚焦 “4+2”改革攻堅任務,形成48戶企業一企一策改革方案。今年一季度,重裝集團果斷清理整合11家虧損低效無效企業,退出單體、不銹鋼等10類市場容量小、競爭力不強的產品,收縮傳統低端業務,聚指成拳,把精力向主導產業、優勢產品、核心產能聚焦,推進產業區域整合和產品結構調整,全面清理非主業,心無旁騖攻主業,著力扭虧增盈。


      “山東能源黨委對重裝集團的改革發展寄予厚望,為改革攻堅搭平臺、出政策、開綠燈,在內部協同、消化歷史遺留問題、政策制定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劉玉果表示,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克服疫情反復、改革經驗不足等不利影響,認真研究各方面政策,主動對接山東能源相關部門,以 “斷臂求生”的堅韌毅力,確保改革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活機制 砸掉 “鐵飯碗”


      走進山東能源重裝集團泰安煤機公司李冬梅創新工作室,墻壁上懸掛的十幾項專利證書格外亮眼。“智能清掃機器人,自動注油器……”一個個創新項目映入眼簾。


      事業部黨支部書記崔冰介紹,工作室成立以來已完成創新項目10余項,去年年底,工作室帶頭人李冬梅被泰安煤機公司聘為“主辦工程師”,不僅享受副科級待遇,每月還能拿到1600元的技術補貼。“年初工作會報告現在兌現了,我們技術人員能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得益于集團的‘三項制度改革’。”李冬梅說。


      去年年底,重裝集團成功打破 “大鍋飯、鐵飯碗、死工資”,打通管理、技術、技能三個通道,建立了 “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管理機制,先后編制112個工人崗位、877個管理技術崗位說明書,制定崗效工資制實施方案和運行管理辦法,讓有能力的人有面子、有里子、更有票子,讓不適合的人 “下車”,崗位績效考核在重裝集團全面鋪開。


      實施三項制度改革以來,他們先后聘任技術人員358人,技能人員432人,經過考核目前已發放津貼313萬元。魯南裝備公司、新汶分公司相繼完成機構改革,關停并轉企業的404名職工轉崗安置。


      “這次機關改革,我們聘請了第三方機構全過程組織競聘,機關人員全體起立,挪開椅子,競爭坐下,38名科級人員落選,7人通過競聘獲得崗位晉升。”山能重裝新汶分公司負責人劉懷成介紹,山能重裝機構改革 “一子落”,帶動了公司 “全盤活”,成為撬動改革、激發動能的有力杠桿,機制活了,職工的干勁兒自然就上來了。


      山能重裝新汶分公司趙敏說,“這次機關競聘,讓我從一般管理人員走到業務主辦崗位,我一定把握這次機會,努力在工作上再上一個新臺階。”山東能源重裝集團正以刀刃向內,創新機制,讓 “人”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價值。下一步,他們還要借著 “兩化融合”的東風,用好改革工具包,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靈活開展中長期激勵,把職工的潛能充分釋放出來。


      提質量 抓牢 “常青藤”


      質量線就是生命線。2021年2月,山東能源重裝集團全面啟動 “質量提升年”活動,提出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要用生命捍衛質量”的理念,確定了 “三年三跨越”質量提升目標,突出管理團隊、制度建設、考核問責 “三項重點”,重構質量管理體系,精益求精打造精品。他們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內外聯動、全域管理、多點發力,構建了以質量預警、停止見證點、停工令等為指導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嚴格質量過程控制,確保產品出廠零缺陷、合格率100%、用戶滿意度100%。同時,建立精品工區,推行可視化工藝和標準化制定,實現由脈沖式生產轉向預定節拍的 “一字流”生產,消除浪費,精益生產水平持續提升。


      質量是干出來的,而不是檢出來的。在重裝集團領導看來,人是決定產品質量的最關鍵因素。職工的質量意識高、技術能力強,產品質量自然就有保障。他們一方面通過開展 “質量活動日” “一把手訪談”、質量管理咨詢、專題討論、主題宣講、主題征文、“我為質量提升獻一策”、質量提升合理化建議征集、PDCA管理等特色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職工質量意識,消除認識誤區,嚴守質量紅線。另一方面嚴格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分析考核,建立形成了 “人、機、料、法、環、測”多層次、多角度質量綜合管控機制,實行全面質量績效考核,促進職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不惜一切代價提升產品質量,實現 “358”質量目標,為盡早實現主要產品卡特彼勒標準生產制造奠定基礎。


      立足源頭設計,重裝集團聚智發力,成立技術研發中心,建立 “總部研發中心+事業部專業中心+業務單元應用”三級研發應用體系,聚力關鍵核心技術 “攻關破題”,穩住質量 “基本盤”,握住核心 “效益源”,抓牢發展 “常青藤”,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唯有改革才有出路。當前重裝集團改革攻堅進入 “深水區”,部分改革難點仍需攻堅發力,改革 ‘含金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們將堅持把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 ‘金鑰匙’,在山東能源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努力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堅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項改革攻堅任務,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劉玉果表示。(左豐岐 李菁 朱鳳姣)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