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揚子江藥業集團迎來第52次“質量月”活動。走進揚子江藥業集團廠區,“為父母制藥,為親人制藥”的企業質量文化宣傳標語,在草地上、宣傳欄、樓梯間隨處可見。
創新體系保障產品質量
提起揚子江藥業集團,必然會提及其對質量的極致追求。1994年,揚子江藥業集團首次開展“質量月”活動;從2004年開始,每年實行“雙質量月”活動。歷經30年的成長與積淀,逐漸探索形成“揚子江藥業質量風險管控模式”。
揚子江藥業集團旗下有10多家生產工廠,產品涉及片劑、膠囊、注射液、口服液等多種劑型。近年來,揚子江藥業集團不僅努力守好中藥、化藥強勢領域,更在大健康等領域積極開拓創新。
“藥品質量管理的本質是風險管控,這已成為揚子江藥業集團的共識。集團從加強藥品風險管控出發,著力建設高標準、多體系融合的質量管理體系。”揚子江藥業集團質量管理部副總經理徐開祥表示,國家頒布的政策、標準是企業制定發展策略的風向標,一旦有新的要求出臺,揚子江藥業集團就會第一時間響應。以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中藥材農藥殘留檢測為例,集團獲悉后,立即要求供應商提前按照最新標準供貨;在質檢端,引入最新設備,增加農殘檢測范圍。
“我們始終將工作做在前面,確保國家新標準實施后,產品合格合規。”徐開祥說。
不僅如此,揚子江藥業集團還會參考國際標準及行業推薦標準,制定要求更高的企業內控標準。2023年,歐盟GMP附錄1《無菌藥品生產》對無菌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揚子江藥業集團不僅對出口產品應用該標準,還根據這一標準制定了企業的內控標準,應用在更多的產品上。
為保障藥品質量,揚子江藥業集團已在福建福鼎、甘肅定西、內蒙古固陽等地建立了80個中藥材種植基地,涉及41種藥材,覆蓋24個省份;同時,對藥材供貨商采取質量一票否決制度,從源頭保障藥材質量。
智能化建設提升發展質量
當前,醫藥健康行業從“制造”到“智造”轉型的浪潮已然來臨。面向未來,揚子江藥業集團努力在藥品生產、質量檢測乃至質量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智能化建設。
在揚子江藥業集團中藥板塊的龍鳳堂提取2號車間,一個個巨大的機器有條不紊地自動運行,沒有工人在現場操作;在中控室里,監控大屏占據了一整面墻,上面閃動著綠色和紅色的提示,3名技術人員坐在電腦前,通過分布式控制系統實時調節儀表參數、監測工藝狀態,對車間118臺7噸提取罐及500多臺配套設備進行遠程控制。
龍鳳堂提取2號車間是揚子江藥業集團的智能生產車間,總面積3.8萬平方米,年處理藥材達4.2萬噸,藍芩口服液清膏、神曲消食口服液清膏等均來自于此。
工作人員介紹,以往上千個儀表、閥門、開關都需要人工觀察操作,現在他們可以通過DCS系統遠程操作,系統自動采集管理生產中的溫度、壓力等信息,一旦出現異常,設備便自動預警,工作效率大為提高。同時,該車間能夠實現關鍵工藝參數的在線測量與控制,大幅提高了質量的穩定性。
揚子江藥業集團工廠質量管理部部長王競介紹,除了藥品生產外,集團還在著力推進智慧實驗室建設,自主開發軟、硬件系統,以實現質檢的智能化。不僅如此,在企業管理方面,揚子江藥業集團還首創性地將SRM、MES、QMS、WMS等10余個系統集合成智能化的全過程管理系統,有可視化看板29個,可以監控60個關鍵指標。
“一旦質量風險發生,我們可以通過全過程管理系統對原料、生產、質檢、倉儲等過程進行溯源,極大地節約了時間及人力、物力成本。”王競表示。
“今年,集團基礎建設部申報了4項質量QC活動小組成果課題,其中1個小組在企業內部的課題大比拼中獲勝,即將參加全國比賽。”徐開祥介紹。揚子江藥業集團活躍著130多個質量QC活動小組,這是集團質量建設的亮點,并由最初的生產一線擴展至非生產一線的職能部門,“大質量”正深入人心,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發展質量三輪一體驅動,成為揚子江人共同的踐行準則。(實習記者 張一)
轉自: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