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員工生存和發展的載體,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發展依靠員工、也是為了員工,員工與企業唇齒相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形成的,并為廣大員工恪守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圍繞打造“先進的企業文化、精良的技術裝備、優秀的員工隊伍、和諧的工作環境”為共同愿景,創新企業文化,轉變思想觀念,倡導新的價值觀,推動企業與時俱進,和諧發展。
近年來,隨著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場競爭多元化、白熱化的格局已形成。生存和發展,競爭與壓力,使企業面臨的形勢多變,環境復雜,員工的安全感、歸屬感和思想觀念、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員工不單單是為了生存而工作,更重要的是渴望能力的發揮和更好的發展前景,當所處的環境不能提供其施展才能的平臺時,于是人才流動便頻繁起來,影響了企業連續生產與和諧穩定。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以人為本”, 創新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人,總是需要一種精神、一個目標去指引行為。企業文化理念就是企業精心營造的一種積極向上的企業精髓,員工會自覺不自覺地接受這種團體精神和文化氛圍的熏陶,更容易融入這個群體,更能明白自身在企業的價值以及自己奮斗的目標,更容易獲得事業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建立有效的企業文化,滲透企業經營理念,明確企業目標,就能有效地凝聚員工,使員工真心愿為企業效力。
首先,要建立并實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績效考評體系。薪酬不僅是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基礎,也是推動員工行為的動因。薪酬的公平性比薪酬的種類和數量更能激勵員工的行為。員工判斷是否公平的依據是自己得到的報酬與投入的比率與別人得到的報酬與投入的比率的比較。如果兩個比率相等,員工會感到公平,而且會繼續保持以前的貢獻水平。企業要以員工能力的高低決定崗位,以成績的大小決定報酬。通過科學公正的績效評價體系,在企業形成干與不干不一樣、多干與少干不一樣、干好與干壞不一樣的管理機制,從而有效調動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指導和激勵員工持續改進工作績效,促進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其次,要滿足員工的發展需求。人的發展是企業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企業要把發展目標和員工的發展目標有機結合,創建學習型企業,不斷提升員工素質,充分尊重和肯定員工的價值,盡可能讓員工實現自己的目標,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進步,進而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企業有各時期和各階段的發展目標,人也依然。一個人的一生其事業歷程大體包括四個階段:建立、發展、維持和退休階段。建立階段意味著一個人事業的開始,個人要尋找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工作,組織也要任用人格特質與職業相匹配的員工;發展階段的員工追求獨立性和責任感的增加,員工希望通過抓住各種晉升機會來擴展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需求;維持階段的員工比較注重保持穩定的績效水平、創造力和成就感。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他認為當已經滿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勵因素時,就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企業應該根據員工所處的階段,可采取多種措施指導員工成長,促進員工的事業發展,將其培養成對社會、對企業、對自身都有益的人,讓每位員工能在可以勝任的崗位上發光,不斷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
第三,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良好的工作環境如適宜的溫度、濕度、照明、通風等都是影響員工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員工都有友愛、社交、情感歸屬的需要。建立團結協作、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融洽的人文環境,減輕員工的工作思想壓力。通過不斷優化、美化員工的工作環境,盡可能讓員工處在環保、舒適的工作空間;企業還要抓好廉政建設、防范腐敗行為,以免對員工信念的傷害和滿意度的扼殺。
關愛員工不僅僅從衣、食、住、行來體現,更重要的是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管理中去,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讓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將企業的發展當成自己的事業,更愿意發揮自己的潛能來回報企業。
第四,作為員工,要心存感恩,知恩圖報。不僅對同事、對家人常懷感激之心,對企業的培養、幫助和關愛心懷感激,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勤奮工作回報企業;企業對員工的奉獻也心懷感激,為員工提供盡可能的關愛,企業與員工和諧相處,榮辱與共。
據調查,以普通焊工為例,從一個門外漢到上工地實習要經歷3個月初培訓、考試、3個月復培訓、工地拜師四個環節。一個焊工從職業生涯的開始,企業就要先支付四、五萬元的培訓費用。以上崗10年計算,一名焊工要經歷數不清的培訓與集訓、技能大賽等,加上用來練習焊接的成品件、指導老師、X光探傷、設備耗損、練習場地費等,企業要培養一個優秀焊工將花費數十萬元,不亞于培養一個博士的費用。出國學成歸來的中國鋁業連城分公司焊工鐘乃亨在采訪中說:“我無以回報,只有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負企業對我的栽培。”
人心齊,泰山移。尊重員工,提高員工滿意度,培育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是企業長遠之計。讓員工將“已有的知識優勢”乘上“被激勵被凝聚的人心”,筑就堅不可摧的“人才優勢”,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作者:中國鋁業連城分公司 韓莉)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