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居世界第一后,產量由2001年的884萬噸增加到2017年的5501萬噸,總量擴大了6倍多,即使單個企業排放都能達標,但區域排放總量逼近極限。在過去幾十年大發展時代、產品短缺時代、粗放發展時代,環保方面我們是有欠賬的。”2018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峰會——企業文化論壇2日在青海省西寧市開幕。來自全國有色行業80余家企業150余名企業負責人和代表匯聚一堂,交流研討加強有色金屬環保文化建設的經驗和做法,把綠色環保打造成有色金屬工業新的亮麗名片。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陳全訓作專題報告。論壇特邀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傳團成員施芝鴻作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西明出席并講話。
陳全訓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形勢,有色行業企業要抓住實現綠色生產發展、擴大綠色消費、發展綠色技術、營造綠色企業形象等機遇,堅定不移地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保效益的高度統一。
張西明指出,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精神和靈魂,在引領創新發展、增強員工素質、塑造品牌形象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論壇通過企業文化的交流展示,進一步弘揚新時代企業精神,在建強企業隊伍、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打造企業新文化、重塑企業新形象是調結構、轉方式、促轉型的一大法寶,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的培育引導和深化實踐,通過無聲的文化理念和有形的文化行為,激發全體干部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西部礦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永利表示。(張蘊)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