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戰略管理和文化創新的磅礴力量——中國銅業企業文化實踐案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7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對國家的影響力如此,對企業的影響力亦如此。現代企業必須是人格化、文化化的企業,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注定是一個沒有未來、沒有發展前景的企業。


      從戰略管理到文化熏陶


      中國銅業有限公司所屬基層企業金沙礦業以敏銳的視角和超前眼光及時關注到這一事實,解放思想為最佳切入點,立足于豐厚歷史文化底蘊,服從于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以極大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極大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勇氣,遵循繼承和揚棄的原則,進行文化整合創新,找準企業文化“金鑰匙”,確立核心內質和核心價值,引領企業發展戰略。戰略,一般指的是指導戰爭的全局計劃和策略,是根本的行事方法和目標導向。企業戰略亦即為企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戰術行為的指導原則和根本方針。


      金沙礦業自2003年起實行戰略管理至今已十余年。通過第一個十年的戰略管理,金沙公司在資源、科技、資產、安全環保、人力資源和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突破,夯實了各方面工作基礎,為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2010年,金沙公司適時啟動第二個十年可持續發展戰略,即從2010年起至2020年,保持年產萬噸以上精礦含銅,實現持續、均衡發展,為第三個十年打牢基礎,創造條件。其基本目標是生產持續,生產量不低于10000噸;發展均衡,在一定時期內保持平穩發展勢頭,以企業長久生存為重要指標。戰略管理就是科學制定戰略,積極推進戰略,與時俱進修正戰略,通過計劃、組織、控制、監督和考核實現戰略目標。從歷史經驗觀察,戰略管理是金沙礦業第一個十年“出奇制勝”的法寶。從當前形勢任務分析和未來發展趨勢判斷,戰略管理也是第二個十年乃至更遠的將來“突出重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脫穎而出”的前提條件。


      戰略與文化從來都是一體兩面,代表了各自不同的理念、內涵和側重點,但兩者本質上沒有對立和排斥,始終“異曲同工”地圍繞同一個目標前進。2003年開始啟動戰略管理之初,金沙礦業通過學習借鑒,同時引進“文化管理”概念,以戰略目標為導向,對公司文化組織、文化策略、文化理念進行初步規劃和設計,2005年通過反復調研,出臺金沙文化雛型藍本,以此引導發展戰略。這一時期,金沙礦業最大的成就是,對企業文化的認識由膚淺到深刻,對企業文化的認同由自發到自覺,對企業文化建設由被動到主動,真正構筑了體制機制意義上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2008年以后,隨著企業深化改革,金沙礦業進入中國鋁業集團公司,管控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金沙礦業必須與時俱進,根據管控模式的變化及要求,適時調整發展戰略、經營思路,適時創新與之匹配的企業文化。


      2010年,當第二個十年發展戰略及經營思路確定后,金沙礦業對企業文化進行了深度分析和思考,作出以下判斷:首先,現有的企業文化脫胎于以民營機制為基礎支撐的運行體制,在公司第一個發展十年,較好地體現了企業及員工的價值追求,發揮了凝聚精神、引領戰略的重要作用,為企業扭虧為盈作出重要貢獻。其二,企業文化的基本載體是企業本身,有什么樣的企業體制機制便會產生什么樣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必須與企業體制機制同進退、同變化、同發展,始終保持“一體兩面、異曲同工”。其三,金沙礦業回歸央企序列,回歸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公司現行的立足于民營機制的企業文化已失去現實意義,必須遵循否定之否定規律揚棄和創新,在揚棄中繼承優秀文化精髓,在創新中拓展企業文化內涵,使體制機制與企業文化高度契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其四,金沙礦業的文化創新不能因循守舊、坐井觀天,必須立足高端前沿,立足時代發展,使創新后的企業文化始終保持先進性、科學性、系統性;必須推墻入海,汲取精華,使創新后的企業文化兼收并蓄海納百川;必須科學提升、豐富發展,使企業文化始終充滿蓬勃活力,向上能自我突破,向下能落地生根。基于此,對企業文化進行整合創新成為金沙礦業必然的選擇。


      遵循企業發展普遍規律以及中鋁集團、中國銅業、云銅股份企業文化內涵以及跨越發展要求,從2012年起,金沙礦業對文化創新提出如下定位:通過持續有效的整合創新,全面提升企業的軟實力,改善企業外部形象,增強綜合素質,提高員工的幸福指數,做精做強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核心目標就是企業活長久,員工活幸福。基本方法就是在創新中拓展金沙文化,在實踐中完善金沙文化,在發展中深植金沙文化。


      在推進企業文化整合創新以及深植過程中,金沙礦業堅持把握幾個關鍵點:第一是努力提升企業軟實力,讓企業“活長久”。金沙礦業的軟實力由企業形象、企業品牌、企業管理、企業員工綜合素質、企業經營環境等要素構成,提升軟實力就要抓住這些要素,各個突破,各有發展,形成合力,增強發展實力。第二是提高員工幸福指數,讓員工“活幸福”。在現階段,主要任務就是加快新老區一體化,積極化解和消除安全和環保風險,保持生產持續健康,關注員工利益需求,和諧干群關系,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切實增強員工的幸福感。


      從基層實踐到板塊跨越


      打造“文化中銅”是中國銅業最高企業目標,金沙礦業的文化建設實踐為新時代中國銅業企業文化的生成和發展開啟了基本思路,提供了鮮活樣本。 2018年以來,中國銅業結合新時代、新要求,加快中國銅業文化體系建設力度,把文化研討、文化調研、文化推動列為工作重點,作為剛性任務進行部署、安排,旨在通過中國銅業發展歷史探源、文化脈絡梳理、基層實踐追蹤,形成具有中國銅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以此指導、服務企業的發展,全方位提升綜合實力,塑造企業形象,提高幸福指數,讓全體員工活出幸福和尊嚴,與企業一起進步成長。


      第一,要堅持以文化引領戰略。文化的持久性、導向性、包容性、創新性特點決定了文化一旦成為企業的靈魂,它必將在更高層次上引領企業的發展戰略、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給企業釋放更多更好的、富有成效的“促進因子”“創新因子”“激變因子”,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未來的中國銅業文化的首要功能就是要發揮這種“能動作用”,對公司的戰略發揮持久性影響,以文化的強大導向性、前瞻性引導企業戰略、規范企業行為,固化企業目標,堅定企業理想信念,推動企業發展。


      第二,要堅持以文化武裝隊伍。打造文化型企業、創建文化型隊伍、培育文化型員工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任務和現實要求,也是公司致力追求的目標。未來的中國銅業文化就是要發揮其教育教化、潛移默化功能,在文化型企業打造、文化型隊伍建設、文化型員工培育上發揮積極作用,用外部先進文化、內部有特色的文化武裝員工的頭腦,開闊員工的視野,規范員工的行為,凈化員工的心靈,重構員工的精神,提振員工的士氣,匯聚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第三,要堅持以文化凈化環境。企業所在的內外部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內外部環境的優劣或好壞往往決定著企業生死興衰。中國銅業面臨的內部環境只是企業體制內環境,而外部環境則包括中央企業身份的大背景、居于行業核心的中背景、所屬實體企業區域龍頭的次背景和地礦交融的小背景,在這種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如何對上得到中鋁集團支持,中間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相助,周邊得到競爭對手的包容,對下得到企業所在地方理解將成為中國銅業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過程中不可逾越的溝壑。未來的中國銅業文化就是要發揮“使者”和“橋梁”的作用,以文化為媒,對內規范形為,凝聚人心,增強共識,提升形象,做強軟實力;對外影響輻射,溝通交流,向社會展示中國銅業的良好形象,求得上下左右相鄰各方的認同和認可,實現企業周邊環境的良性互動。


      文化是一種信念,文化是一種情懷,從戰略到機制、從行為到心靈,堅持以文化武裝的中國銅業將在建設一流企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作者單位:中國銅業有限公司)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聯合石化發布企業文化手冊

      3月14日,聯合石化舉行企業文化手冊發布會,明確“聚焦全球資源配置,引領油氣貿易發展”是公司的使命所在,“建設成為具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國際一流貿易公司”是公司的發展目標,“擔當、大氣、專業、關愛”是企業價值的共同追求。
      2017-03-23
    • 東方銀座獲評“深圳企業文化綜合競爭力50強”

      3月31日下午,由深圳企業文化節組委會主辦的企業文化建設綜合競爭力測評50強暨深圳企業文化節申報表彰活動在深圳市民中心大禮堂舉行,深圳市東方銀座集團榮登“深圳企業文化綜合競爭力50強”。
      2017-04-10
    • 《交通銀行“十三五”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綱要》解讀

      交通銀行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商業銀行之一,在百余年發展歷程中,通過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等文化理念的不斷積淀,已經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優秀企業文化傳統和特色文化基因
      2017-04-11
    • 國網陜西公司堅持以卓越為導向全面深化企業文化建設

      2017年,作為落地“十三五”規劃的關鍵期,作為推動“兩個轉變”的攻堅期,陜西公司積極落實國網公司各項部署,持續發揮企業文化在凝聚力量、促進管理、推動創新、支撐內質外形建設等方面的作用,引領和保障公司科學發展。
      2017-04-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