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16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中外企業文化2019峰會揭曉了20個新中國企業精神。70年來,中國企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正是利用了先進文化引領企業發展,產生了一系列優秀企業精神。
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指出,這些工業精神集中體現了我國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培育發展起來的優良傳統和價值追求,比如說勞模精神,它是許多西方國家工業文化所不具備的,“正是這種特有的、獨一無二的特質,支撐著我國國防、軍工、石油等許多重要而特殊行業的從業人員,志存高遠、艱苦創業,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此次中鐵四局集團是揭曉的“青藏鐵路精神”代表企業。幸福項目部是近些年該企業重點打造的企業文化。組織工地職工運動會、開展職工子女“候鳥”夏令營、舉辦集體婚禮、成立企業大學……一系列活動頗受員工喜愛。中鐵四局集團總經理王傳霖解釋說,“近年來,企業在轉型升級中也面臨著新生代員工流失率高等問題,我們也在努力建設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現代型、人本型、創新型企業文化,讓員工有薪酬更有‘心酬’。”
據了解,中鐵四局從參與青藏鐵路建設到最早引入高鐵技術并開展自主研發攻尖,形成了具有企業特色的青藏鐵路精神和高鐵精神。“四局正是在不同時期以先進文化為引領,才戰勝了各種艱難困苦,成為中國鐵路施工行業的標桿企業,并且業績居于行業前列。”中鐵四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河川說,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文化作為自身核心競爭力,堅定走文化自強和文化自信道路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羅民表示,伴隨我國工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在技術領域“強起來”,更需要強大的文化信念作為支撐,以及先進的工業文化作為指引。“工信部也在圍繞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以發展工業文化和提高工業軟實力為主線,大力推進工業文化建設。”羅民說。(記者 水金辰)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