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企業承擔教育責任的社會環境,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2019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作為云錫控股公司的一所高職院校,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始終緊緊圍繞黨的教育方針,依托百年云錫得天獨厚的品牌、資源、技術、人才和文化優勢,校企一體,產教融合,培育工匠,一批批高素質的現代“職業新人”從這里走向社會,為區域經濟發展賦能添彩。
產教融合,涵養人才“蓄水池”
受疫情影響,今年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增大,截至9月20日,云錫職院八成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崗位,就業率達85%。這一數字遠高于同期全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這得益于學院在“校企一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道路上歷經60余年的實踐和探索。
云錫的職業教育始于1953年,至今已有67年辦學歷史。多年來,云錫職院充分發揮校企一體的天然優勢,把教學過程與生產情景濃縮進課堂,利用真實生產任務或產品作為教學任務,將產品的生產過程與學校的教學過程相融合,有效實現了高職教育的“五個對接”,在為云錫自身培養和輸送大量技術人才的同時,也較好地將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有效實現了學校與行業、企業的共同發展。
校企共定人才培養方案。針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才培養定位不準問題,云錫職院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與云錫相應的專業技術委員會對接,由云錫控股公司領導帶隊,組織專業建設委員會成員對云錫所屬的生產單位進行從人才社會需求方面的職業崗位、企業一線到專業發展趨勢等方面的系統調研,分析國內外教育成功經驗及學生需求,撰寫企業行業需求和專業設置報告,結合學院實際和區域產業特色,校企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共同確定專業課程體系和實習實訓條件等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
校企共同打造師資隊伍。依托云錫人才優勢,云錫職院一方面根據教學需要聘請企業管理人員、技能大師、技術專家、技術骨干、勞模、杰出青年等人員作為學院兼職教師,承擔理論或實踐教學,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與答辯,定期開展學術講座。同時,云錫也根據生產需求聘請學院專業教師擔任相關部門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通過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學科帶頭人與學校教師簽訂“一對一”的“導師制”“師帶徒”協議等形式,建立了校企雙方員工的“身份互認、角色互通、人才共管”機制,有效提升了專業教師素質和水平。目前,云錫職院擁有由云錫控股公司200多名知名專家、能工巧匠和技術能手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入選云南省產業技術領軍人才4人,國家級技能大師2個,省級技能大師4個,紅河州錫都人才計劃3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
校企共同開展課程建設。云錫職院充分利用云錫領先世界的采、選、冶生產裝備和技術條件,通過對典型生產工藝過程的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深入分析,結合職業崗位任職要求,以有色金屬行業產業鏈為依據,以礦產資源生產加工過程為紐帶,校企共同構建了基于生產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制定和論證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開發了特色教材和教學資源,為同類院校的專業教學提供參考標準。
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在控股公司主導下,云錫職院按照“相對穩定、集中管理、重點建設”的原則,校內校企共同規劃和建設了體現真實生產過程和工作環境的地質、測量、采選、冶金等校內專業實訓中心12個,實訓室34間。校外利用云錫在人才、技術、裝備方面的優勢和先進生產工藝條件,云錫職院與34家技術密集、門類齊全、特色鮮明、專業化優勢突出的企業簽訂了實訓基地共建協議,建成了集專業教學、生產、科學試驗、新技術應用與推廣、職業技能培訓“五位一體”的考核體系完備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云錫職院將“企業生產一線”與“師生教學現場”相融合,把企業真實環境作為育人場景,共同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通過校企一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讓學校與企業領了“結婚證”,真正成為一家人,形成了校企命運共同體。
內培外訓,做強做優“充電樁”
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方案》明確指出,2019年至2021年,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
云錫職院既為云錫內部員工充電,也為社會勞動力創業充電。依托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20號站、云南省第72職業技能鑒定所、云錫黨校平臺,云錫職院在集團公司統籌協調部署下,與企業總部共同建立人力資源培訓體系,不斷做優做強培訓鑒定,增強發展后勁,實現高質量發展。
云錫職院具備25個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認定資質)、12個特種作業和6個特種設備作業的培訓資質,每年為在校學生及社會各界職工開展各類培訓鑒定9000人次以上,積累了大量的教育培訓經驗和技能認定能力。
強化內部培訓。云錫有2萬多名在冊企業員工,為建設學習型企業,充分調動員工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進一步優化員工知識結構,提升員工整體技能水平,夯實企業發展人才梯隊建設,根據國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云錫總部與云錫職院共同制定了企業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方案,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全員培訓。1月至9月,云錫職院順利開展了“萬名黨員進黨校”“錫才計劃”“精英計劃”“崗位練兵”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80余班次,培訓企業內部員工5000余人次。
加強開放合作。按照“企業出訂單,職院出菜單,政府來資助”的思路,加強與省人社廳的對接和與州市人社局的合作,積極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上半年共完成了各類職業技能培訓45個班次2088人次。加強與行業協會合作,與云南省民爆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完成了紅河州爆破作業人員培訓314人次。加強校企合作,與紅河學院、鑫聯環保公司、乘風冶煉廠等校、企廣泛開展培訓,成功舉辦了能力素質、專業技能、管理提升等各類培訓。
創新培訓方式。積極響應國家、省委、省政府和云錫控股公司黨委疫情防控期間培訓工作的安排部署,深入探索疫情期間特種作業和技能提升在線培訓,從信息化技術管理和教學操作技能的角度對培訓部門員工和培訓講師進行實踐內訓,從網絡培訓平臺管理到技能培訓APP運用,再到職教云建課、騰訊課堂和騰訊微校直播、喀秋莎和ppt錄播等,進一步讓培訓團隊及時學會和掌握了線上培訓所需的管理方法和教學手段,讓線上管理和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開展了電工特種作業、安全生產常識、礦山采掘等線上培訓10個班次,培訓人員419人次。
做優特色項目。引進了昆明思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培訓機構,成功舉辦了暑期“云錫人才培訓中心2020年青少年素質管理研習營”培訓。云錫職院在全力提升企業職工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同時,也高度關注企業職工子女的成長和進步,為構建和諧家庭、促進職工幸福工作和生活貢獻力量。“青少年素質管理研習營”從因材施教、智商培養、健全心智、情商智慧和提升自我學習力五個維度,為云錫職工8至18歲年齡段的子女提供培訓服務,受到了廣大職工的好評。
支援扶貧攻堅。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依托云錫培訓資源優勢,面向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先后在個舊市賈沙鄉克勒村、陡巖村開展了為期60天的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培訓工種為電工、鋼筋工、焊工和石材砌筑工,為當地農村勞動力轉移以及創業送去了技術服務。
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云錫職院集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培訓鑒定于一體,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不斷提升培訓鑒定質量,從建校初期的4個專業到現在的41個專業,從最初僅有300名就讀學生到現在擁有5000多名莘莘學子,實現了轉型升級的新跨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上萬名技術人才。(張惠芬 張吉)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