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電集團新設立的船舶動力部正式掛牌,一正二副三個部長、三個業務處,13人的編制,為應對軍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進一步推進軍民融合業務開展從體制上展現出哈電集團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決心、大舉措。
資料圖:哈電集團(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知情人士透露,哈電集團其主營業務包括了艦船動力及設備,而且也取得了大量業績。中國海軍在役的核潛艇、導彈驅逐艦和國產航母主動力設備均由哈電集團提供,在艦船主動力裝置領域的同行業中長期占據優勢地位。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帶領領導班子及相關部門一直尋求和珍視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契機,軍民融合為此帶來的新機遇。
據介紹,哈電集團“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把發展“海洋工程”作為企業五大業務板塊之一,集裝箱式海水淡化技術已經取得業績,潮汐能、海洋風電技術具備生產能力,致力于鞏固大型艦船動力裝備優勢地位,構建艦船數字化制造體系,實現動力裝備成套研制、批量生產、裝備服務保障一體化生產服務模式,哈電集團在為國家安全作貢獻的同時,也正向民用(商用)船舶動力、海洋能源島等領域拓展。
9月22日,一個負責軍工及軍民融合的職能和業務兼具的部門正式誕生,哈電集團民用船舶動力領域管理體系將逐步建立;海洋工程產業民用船舶動力領域發展規劃將分階段施行;民用船舶動力市場開發工作將陸續開展。一正二副三個部長、三個業務處,13人的編制,為應對軍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進一步推進軍民融合業務開展從體制上展現出哈電集團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決心、大舉措。5月12日和8月23日,青島分中心和三亞分中心等兩個服務中心正式成立,網絡化維修服務保障模式初見端倪。這兩個中心遵循“統籌部署、資源共享、快速響應、創建品牌”的基本原則,力爭全面鞏固集團公司在重點工程產品供應和服務保障領域的優勢地位。
一個時期以來,哈電集團在尋求軍民融合的契機、機遇中鏗鏘前行,軍民融合工作一直在作頂層策劃和謀篇布局。兩個分中心相繼掛牌,多個內部會議研究落實軍民融合新舉措,高層領導和相關企業與相關領域的專家、企業頻繁互訪,組織哈電集團歷史上首次軍工及船舶動力業務推介會,多家軍工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多維度軍方代表參加,共商未來合作的契合點。這些動作,都凸顯了哈電集團在軍工及軍民融合領域的探索、責任和擔當。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吳偉章,分管此項工作的副總經理宋世麒,以及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相關企業同心而動,為哈電集團的轉型升級統籌策劃,補齊短板,制定措施,推進落實。
據了解,軍民融合就是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后勁。(記者由慶祝 通訊員劉雙)
轉自: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