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既是體育比賽盛宴,也是企業借勢營銷、品牌出海的良機。但企業品牌出海也要量體裁衣、量力而行,考慮受眾定位和產品相關性。
四年一屆的世界杯,既是體育比賽盛宴,也是企業營銷舞臺。近年來,多家中國企業為世界杯提供贊助,金額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中國企業贊助額達13.95億美元,成為最大贊助商。
企業通過贊助的形式,不僅能在世界范圍內打響品牌知名度,也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商業紅利。多次成為頂級體育賽事品牌贊助商的海信近年來海外業績逆勢增長,與其體育賽事營銷策略不無關系。
有人認為,企業花費巨資贊助世界杯,無非就是獲得一個在球場擺放廣告牌的機會。實際上,世界杯贊助商的營銷玩法已遠不止品牌展示這一初級形態。借助足球賽事的巨大影響力,適時推出吸引用戶的產品或服務,提升用戶黏度,已成為眾多參與企業的共同做法。
此外,世界杯的魅力早已超出體育本身,其延伸出的社會話題更具影響力。在開放的互聯網生態中,流媒體與數字平臺的使用率持續增長,世界杯不僅讓贊助企業提高了品牌到達率,還提升了銷售轉化率。同時,通過品牌營銷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企業還能進一步培養潛在消費群體,拓展新市場,可謂一舉多得。
世界杯不僅是企業品牌的絕佳營銷良機,更是將品牌文化傳播出去的好方式。可以說,借助世界杯,企業既塑造了品牌形象,又收割了產品流量,找到了熱點與品牌之間的契合度。
不只是世界杯能為企業帶來品牌營銷效應,所有重大體育賽事對于企業營銷的效果都顯而易見。參與頂級體育賽事營銷,借力發力,是企業走向國際化的一種有效路徑。有此戰略布局的企業,可以嘗試參與諸如奧運會、世界杯、世錦賽等國際賽事營銷。
當然,企業品牌出海也要量體裁衣、量力而行,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通過世界杯營銷的策略,還要考慮受眾定位和產品相關性,以及其和體育精神的契合度,這些因素決定了對用戶的消費調動性。
展望未來,體育產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借助體育賽事開展品牌營銷,也將會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在這一過程中也要看到,體育營銷并不能一勞永逸,需要企業練好內功、未雨綢繆、系統籌劃,將品牌營銷帶來的商機轉化為持久的商業紅利。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