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中國女性知識服務行業峰會在京舉辦,給內容生產提供新思路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9





      11月17日,首屆中國女性知識服務行業峰會在京舉辦。此次峰會由知識付費平臺千聊聯合BAT及微信生態下的知識服務頭部平臺和機構共同發起,峰會主題為“洞察推敲,順勢而為”,從內容趨勢、平臺政策、做課方法三個角度,給廣大的知識服務從業者帶來思想盛宴。同時,會上發布了首本系統闡述線上知識產品生產流程書籍《千聊課程研發手冊》。
     
      千聊平臺過去一年運營的付費訂單數據統計分析顯示,女性占據了知識付費訂單的70%,其中已婚女性占比為84%;在女性消費者中,約70%以上是30歲以上女性消費者,以30-39歲女性最多,占比達41.06%。同時,增量女性知識消費人群開始下沉,以地級市、縣為主,占據40%;此外,家庭學習成為女性學習的主要學習場景,本科及本科以下學歷人群占據90%,企業普通員工與家庭主婦比例雙高,分別占比22.24%、19.56%,19:00-21:00時間段成為女性學習的關鍵場景。
     
      數據顯示,內容剛需、碎片化高效學習是用戶選擇知識服務的原因,例如因“課程內容正好是自己需要的”而選擇知識付費的人群在問卷調查中占比73.15%;選擇碎片化學習的人群比例為70.07%。
     
      此外,有85%以上用戶認為課程伴隨式服務非常重要。課程質量、講師權威性、課程附加服務成為影響女性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知識付費人群在內容購買上趨向理智。
     
      從千聊直播間大類目訂單排行中可以看出,職場、生活與親子是時下人們最為關注的內容,教育、健康、商業、心理、人文緊隨其后。
     
      千聊創始人朱峻修在會上介紹了千聊兩年半來的成績:在供給側,已經與120萬講師及機構服務了2億用戶,目前,千聊的網絡發行渠道除了自身平臺外,還包括知識通、珊瑚計劃,三者共同形成優課聯盟。其中珊瑚計劃內含80萬位專業課程分銷員,旨在打造更精準、高效的分銷鏈。
     
      當天發布的《千聊課程研發手冊》,重點闡述了從選題策劃、課程大綱設計、課程內容設計、到有效溝通以及課程包裝等一系列線上知識產品的生產流程,旨在推動產業生產流程標準化,降低知識服務行業的內容生產成本。
     
      泰合資本合伙人蔣科在會上做了《自修修人:淺談知識付費》的演講,他表示,從用戶視角來看,知識及內容付費是教育、傳媒、消費三個賽道交匯的巨大市場,教育的驅動力來自于供給導向的知識經濟,傳媒的驅動力來自于圖文/音頻/視頻的全媒體整合,而精神文化消費是消費升級的最高形態。
     
      從產業鏈視角來看,知識付費是文化出版行業第二次產業鏈變革,他介紹,第一次變革是上世紀90年代,亞馬遜從網上書店起家,顛覆了批發和零售兩個環節,開啟8000億美元零售巨頭的發展之路。而在第二次變革中,知識付費打通了全下游環節,讓產業鏈更高效、透明、直接,新的巨頭從中誕生存在很大可能性。
     
      微信生態體系給知識付費帶來了流量紅利和加速度,知識付費天然匹配去中心化流量,社交流量可以助力優質產品打造先發優勢及模式壁壘。然而,據泰合資本觀察,社交流量紅利正在消失,瓶頸將要到來。供給雖輕,供應鏈卻重,因此,內容供應鏈能力仍將成為最終勝負手。
     
      在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季薇看來,知識付費賽道是一個成長速度快、變現效率高、多頭部玩家以及長發展賽道。而隨著這個賽道的不斷成熟,她預計2019年,這個行業將進入拐點,即從知識付費升級為知識服務。
     
      她將知識付費公司畫像分為三類:工具層以千聊、鯨打卡、小打卡為例,微信社群運營將更加精細,注重陪伴式運營服務,保證用戶學習質量,從而提升課程完課和復購;內容層以簡書、咪蒙、老路識堂等為例,從17年的粗放型人人皆老師,將逐步發展成結合不同內容形態,持續推出優質課程,日益注重互動屬性和梯度劃分;平臺層以知乎、喜馬拉雅、得到、蜻蜓FM等為例,17年的流量紅利消失,流量來源將愈加多元,受眾圈層持續擴大,用戶層級不斷下沉,并注重分銷效率的提升。
     
      此外,在女性知識付費細分領域,季薇表示技能提升類課程將加強線上線下的聯動;財商增強類內容將采用輕教育模式升維知識體系,采用集訓場景保證完課率和學習質量;親子教育類課程將圍繞核心用戶,以點帶面全方位覆蓋家庭成長,延展業務鏈條;情感溝通類課程將通過人設打造拉近用戶距離,通過強價值觀輸出延長用戶生命周期。
     
      從當前來看,知識服務面臨的瓶頸包括課程完課率低、流量獲取難、流量成本高、內容生態淺等問題。解決的辦法包括通過采購提升內容豐富度,將品控難題轉嫁給MCN公司(一般是具有內容產生、內容管理的專業傳媒公司),突破平臺質檢和量產瓶頸;用知識付費賦能教育,用碎片化知識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的學習體驗等。
     
      此外,她還提到,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抖音、社群裂變等方式,解決知識服務用戶增量和存量挖掘等問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