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強調,各中央企業要強化責任擔當,高質量做好助力鄉村振興各項重點工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電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新時代“三農”工作總要求,用“數字黑科技”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鄉村治理“增實力”
“村里開通了‘數字鄉村’這個APP,實在太好了,村里只要有什么事,還是有什么新政策新要求,我們只要打開界面看下就知道了。”安徽阜陽市潁東區袁寨鎮范溝村通過中國電信數字鄉村平臺,讓在外務工的村民也能及時了解到村里的最新情況,并留言反饋,提高了對家鄉建設的參與感。
走進陜西漢中市漢臺區宗營鎮楊家山村,可以看見關鍵岔路口、池塘、垃圾清理點等所安裝的中國電信智能監控系統,天翼云眼正實時將鄉村車輛通信、人員流動等視頻圖像反饋至村委會和上級視頻監控綜治平臺,滿足了村干部鄉村安防治理的需求。“我們村背靠秦嶺,現在是火災高發季,基于數字鄉村云平臺,通過實時監測和告警功能,如發現異常情況,就能及時制止,極大地消除了火災隱患。”楊家山村書記楊超介紹道。
近年來,通過中國電信的智慧大屏、數字鄉村平臺、天翼云監控、智能音柱等產品,鄉村向“數字化”轉變,不僅實現了“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的治理新模式,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一個安全、和美的生活環境。
產業升級“增動力”
隨著氣溫回升,在祖國各處的農田上,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春播生產的數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在這其中,中國電信將數字技術與農耕目標、過程、經營有機結合,打造了農產業從生產到銷售環節的數字化,讓越來越多的新農人嘗到智能化的甜頭。
數字新農具,耕出“智慧”田。在湖南靖州種業科技創新中心,中國電信靖州分公司承建的數字農業公共信息服務管理平臺實時顯示著農作物長勢情況和田間地頭的農事操作,智慧調度中心可對育秧、打藥、豐收等生產情況一目了然,讓農業生產真正實現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的跨越。
發揮平臺效益,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中國電信河北公司依托翼支付電商能力,開設鄉村振興河北館和12個地市館,上架河北當地優質農業產業,讓遠在他鄉的游子可以“尋味家鄉”。
區塊鏈加持,農產品安全強保障。中國電信山東公司在濰坊試點的“區塊鏈+韭菜”信息平臺讓蔬菜從生產、采摘、物流、銷售全流程擁有特有“身份證”,做到信息可溯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有效抓手。
數字生活“消鴻溝”
數字技術的普及,改變了過去“田園之美”與“城市之利”不可兼得的情況。鄉村新基建的推進,加強了遠程教育服務及智慧醫療服務供給,促進教育、醫療資源共享,提高鄉村數字生活水平,助力村民們跨越“數字鴻溝”。
在浙江,中國電信面向浙江全省所有鄉村免費提供數字鄉村云平臺,針對山區26縣提供教育振興鄉村計劃,所有鄉村學校互聯網出口免費提速到千兆,教共體軟件平臺全覆蓋,為鄉村教育插上“數字翅膀”。
在新疆,中國電信在同濟醫院、新疆克拉瑪依中心醫院、同仁醫院以及亭林醫院部署5G網絡,實現多維度數據融合的遠程會診,讓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輻射邊疆。
如今,數字技術正融入鄉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鄉村振興之花”正在云端綻放。(林碧涓)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