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22年湖南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在長沙發布,這是湖南省銀行業協會連續第三年組織編發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曬出年度“社會責任成績單”。
報告由40家銀行業機構參與編寫,從服務實體經濟、強化普惠供給、發展綠色金融、防范金融風險、攜手員工成長、支持公益事業等六大板塊,展示湖南銀行業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的代表性、創新性成果。
《報告》指出,2022年,湖南省銀行業堅守服務實體經濟之天職,深耕三湘大地,聚焦國家重點領域,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主動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積極助推湖南經濟轉型升級;加大有效金融資源投入,全力支持“3+3+2”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湖南打造“科技強省”“制造強省”提供強勁金融動能,持續發揮經濟發展“助推器”功能,加速湖南“中部崛起”,助力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報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湖南銀行業呈現出量增價降、結構優化的特點,其中總資產為8.8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在總量增大的同時,湖南銀行業融資結構持續優化、融資利率持續下行,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44%,同比下降0.48個百分點。至2022年末,湖南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6.24萬億元,有力支持全省309個重點項目融資增長76.9%;6.9萬家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累計獲得信貸支持1.75萬億元。(經濟日報記者 謝瑤)
轉自:經濟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