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發布社會責任成績單: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崗位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24





      昨日阿里巴巴集團再次向社會公布其年度納稅、創造就業等成績:2017年,阿里巴巴納稅36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超1億元,帶動生態上下游納稅超過2900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崗位;帶動四分之一中國人參與公益。數據展現的,不僅是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強勁活力,更凸顯出互聯網經濟的巨大價值。有力佐證了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有力支撐。
    ali
    (圖片來源;互聯網)
      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納稅366億元,相比去年的238億,增長幅度超過50%,相比2015年的178億更是翻了一倍。作為開放平臺,阿里巴巴構建的生態圈內包含商家、第三方服務商、物流合作伙伴等,都依托阿里巴巴旗下平臺展開業務。淘寶及天貓平臺上的千萬商家創造巨大經濟增量,拓寬了稅基。據專家測算,2017年,因為平臺產生消費增量而帶動的上游生產制造與批發增量、物流增量等所產生的稅收貢獻初步估計超過了2900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這2900億元的稅收數值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天貓和淘寶共同助力打動新增內需帶來的上游制造業稅收增長,這部分稅收大約為2600億元左右。另一部分則是天貓和淘寶的包裹拉動的下游快遞業稅收增長,這部分的稅收大約為300億元。
     
      在2017年9月的18周年慶上,阿里巴巴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曾指出:阿里巴巴與普通企業的區別在于社會責任,“阿里巴巴必須要有社會責任、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解決多大社會問題,成就多大企業”。馬云始終強調:只有承擔社會責任、解決社會問題,企業才能得到尊重。這也正是阿里巴巴堅持每年向社會公布系列相關數字的原因。
     
      阿里方面表示,二十年后,希望能夠服務全世界20億消費者,賦能1000萬家贏利的企業,創造一個億的就業機會。在阿里,每名員工每年至少完成3小時公益服務,在尚未結束的2018財年,阿里人(2017年4月1日-2018年1月17日)已申報公益時超過10萬小時。(記者 胡沛)
     
      轉自:成都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直銷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近年來,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世界企業經營管理界出現的一個全新趨勢,并且成為國內外公司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03-21
    • 保障食品安全是食企社會責任的第一要務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關于積極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感的提案,該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帶到兩會上了。可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2017-03-21
    • 青海移動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來,青海移動積極深化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有效履行企業經濟、社會和環境三重責任,緊緊圍繞相關關鍵訴求,在社會責任實踐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2016年榮獲青海省首屆“信用與社會責任”示范單位榮譽...
      2017-03-22
    • 郵儲銀行打造“郵愛公益平臺”探索踐行社會責任新機制

      3月20日,郵儲銀行在成立十周年之際對外宣布,其整合內外部資源打造的開放性公益平臺——“郵愛公益平臺”正式運行。
      2017-03-23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