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錢、做公益、建希望小學……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其實不止這些。近日,海鹽縣發布全國首份縣域企業社會責任白皮書。白皮書總結了海鹽縣為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而做的努力,剖析了全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的現狀和問題,并摘錄了該縣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
“企業的社會責任應是把自己的正能量發揮到最大。”浙江省經信委法規處處長李丹表示,企業要把社會責任理念貫穿至整體發展戰略中去,特別是在創新、環保、節能等方面,要和企業的管理結合得更緊密一些。
據悉,海鹽的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起步較早,2013年推薦了協和首信和青蓮食品兩家企業為市級第一批試點企業,并發布了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初步報告;2014年,海鹽縣又推薦了海利集團等11家企業為第二批試點企業。
“小企業有小企業的責任,大企業有大企業的責任。”海鹽縣經信局副局長鐘冬娟舉了個例子說,位于海鹽的中達聯合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兼并了8家倒閉或瀕臨倒閉的企業,通過輸入企業文化而非注入大量資金的方式,促其發展,最終8家企業均扭虧為盈。
記者發現,在浙江聯翔家居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里,還公布了自己企業的核心技術,并將其工藝拍成短片,在優酷、愛奇藝等網絡平臺公開發布。對此,該公司董事長卜曉華坦言:“把核心技術和工藝公開,是為了讓市場擁有更好的產品,從長遠來講,聯翔是在引領這個行業更好地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海鹽多家龍頭骨干企業都植入了社會責任的理念,積極投身社會責任建設。海鹽縣經信局局長史水良表示,企業的社會責任將最終體現于企業所創造的社會價值。責任在,企業才能走得更遠。(駐嘉興記者 陳建芳)
轉自:杭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