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公布2017年社會責任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中國工商銀行憑借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成績和優秀的企業公民形象,獲評“最具社會責任金融機構”。同時,工行新疆、青海、四川分行的3名員工獲評“最佳社會責任管理者”,甘肅、四川、福州的3家支行獲評“最佳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網點”。
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工行一貫積極倡導企業持續發展與踐行社會責任的良性循環,嚴守風險底線和安全防線,在服務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中追求經濟、環境、社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為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進步及民生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踐行綠色金融方面,工行秉承“綠色發展”和“綠色金融”理念,通過信貸結構的綠色調整促進經濟社會實現綠色發展。2017年成功發行首筆“一帶一路”綠色債券,綠色債券承銷總規模居境內銀行同業第一。在對上證180公司進行綠色評級的基礎上,研究推出“工銀ESG綠色指數”,為國內同業首創。
在發展普惠金融方面,工行于2017年組建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積極在支持小微、“三農”和“雙創”等領域展現大行擔當。目前,工行不僅在一級分行層面全部設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還在貼近小微企業的地級市和縣域廣泛設立小微金融業務中心,組建小微信貸專家隊伍,推行集約化運營、專業化分工,實現了小微金融業務的“一站式”處理,顯著提高了審批服務效率和風險控制水平。同時,著力解決“三農”領域金融服務短板和薄弱環節,積極探索金融惠農新模式,2017年累計發放新農村建設領域貸款172億元。
在精準扶貧方面,工行精準對接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民生工程的服務需求,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和精準幫扶力度。堅持教育扶貧、衛生扶貧、金融扶貧和產業扶貧相結合,幫助貧困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積極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國有大行應有作用。截至2017年末,工行各項扶貧貸款余額合計1270億元,同比增加340億元。(記者孟揚)
轉自:金融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