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扶貧攻堅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使命,涉及范圍早已超越傳統的農業經濟,工程機械創造財富的能力遠大于前者,能否在扶貧中發揮更大作用呢?7月5日,當“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揭曉之際,山東臨工就“紅色情”精準幫扶行動在京召開溝通會。本次行動將覆蓋六大紅色老區,通過“4個精準”的組合,幫助一部分有心有能力的貧困人口快速脫貧,探索出一條工程機械精準扶貧的全新模式。
近年來,山東臨工一直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的支撐點,贏得極高的好感度與美譽度。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從行業的角度闡述了此次精準扶貧行動的意義。他表示,“紅色情”精準幫扶行動將探索一條具有行業特色的精準扶貧之路,打造一個具有標桿價值的精品公益項目。再次體現了山東臨工牢記責任、勇擔使命、投身公益、關懷無止境的理念與作風。
讓企業在精準扶貧中發揮更大作用
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總裁于孟生詳細介紹了“紅色情”精準幫扶項目的實施過程,企業文化及未來山東臨工通過精準幫扶在公益事業中將起到行業引領的作用。
于孟生介紹說,當十九大提出“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方針后,山東臨工迅速響應,5月22日,2018“紅色情”精準幫扶行動在四川涼山隆重啟動,面向大涼山、百色、井岡山、延安和沂蒙五大紅色老區,通過與政府機構合作、打造“造血”性項目或定點幫扶等方式,將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創業支持、長期幫扶相結合,幫助一部分群眾實現精準脫貧、快速脫貧。
在大涼山地區,山東臨工與涼山州扶貧局展開合作,一方面捐贈裝載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設備,支援當地鄉村道路建設,形成“造血功能”;一方面在項目運營中吸納貧困人口,通過實踐把他們培養成合格的操作手,然后以一系列精準措施,扶持有志者自主創業,源源不斷地引導貧困人群進人工程機械行業。
據悉,山東臨工一直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的支撐點,尤其在扶貧創富回報家鄉等方面,多年來通過在蒙陰老區投資建廠、招工就業、產業扶持等方面,強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提升政府與群眾的收人水平。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于孟生透露,接下來沂蒙地區的扶貧工作將繼續延續大涼山的扶貧方式,根據當地政府提供的貧困名單進行實地考察、評估,選出2家貧困戶捐贈2臺挖掘機,并對幫扶對象進行培訓,幫助其建立客戶關系,并對設備提供3年的免費保修。同時,針對該地區的其他貧困人口,山東臨工將提供50臺“零首付、零利率”的挖掘機,幫助該地區加快脫貧。
山東臨工誕生于沂蒙老區,艱苦創業、開拓奮進的“沂蒙精神”和仁愛道德的悠久傳統,早已融人企業的血脈與文化,46年來激勵著這個不足百人的國營小廠,成長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工程機械企業。如今,山東臨工裝載機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挖掘機創造了全行業最快的增長速度,企業整體實力躍居行業第一陣營,品牌價值突破280.56億元。三年來,連續獲得“省長質量獎”、“第十六屆全國質量獎”和“亞洲質量卓越獎”等重量級獎項,用卓越品質詮釋了“可靠承載重托”的品牌理念。
四大精準全新探索
作為一家工業企業發起的精準扶貧項目,山東臨工“紅色情”行動具有“四大精準”的特征,體現了工程機械行業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全新探索與創新實踐。
首先是區域精準。在人們的印象中,紅色老區一直是扶貧攻堅的重點,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老區也成長起一批實力雄厚成功企業。如今,這些企業開始以精準扶貧回饋家鄉,幫助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作為沂蒙老區成長起來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山東臨工熱愛自己的家鄉,也把所有紅色老區視為第二家園,扶貧目標鎖定六個紅色老區,表現出一種回報家鄉父老、幫助鄉親脫貧致富的強烈愿望。
其次是時機精準。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有高峰和低谷,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全國各地的基礎建設的全面鋪開,工程機械行業再次迎來高速增長,無論普通操作手還是設備經營者,都獲得了相對較高的收人或回報。尤其從年輕人的角度來看,工程機械低門檻、高利潤,投資少、風險低,是打工或創業的優質項目之一。值此行業欣欣向榮之際,引導貧困人口抓住機遇加人其中,讓更多人分享中國基礎建設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三是措施精準。對貧困人群來說,進人工程機械行業存在很多困難,例如缺乏資金、缺乏渠道、缺乏技術、缺乏信心等。大家知道工程機械賺錢,卻找到不到進人行業的門路,需要有人在背后推一把。為此,山東臨工設計了一整套幫扶措施,包括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創業支持、長期協助等,可以在一年之內,把一個有志于在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年輕人培養成具有一定經驗的從業者,實現有工作拿高薪。如果有能力自主創業,山東臨工將采取“創業補貼”等政策,幫助他們跨過這道門坎,踏上自主經營、發家致富的道路。
四是效果精準。“紅色情”行動不僅包含企業對項目、對個人的持續幫扶,更重要的是發動經銷商、大客戶、志愿者、老司機等業界力量,引導貧困人口進人工程機械行業,還要“扶上馬再送一程”,確保脫貧致富的有效性、長期性與示范性。在“紅色情”行動中,山東臨工將通過組建幫扶小分隊、建設脫貧基地、推出金融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打造范圍更大、覆蓋面更廣的扶貧攻堅平臺,把脫貧致富與創業發展結合起來,為六大老區培養出一批工程機械人才,有力支持當地的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2018年,第六屆好司機活動繼續推進,“紅色情”精準幫扶行動隆重啟動,兩個大型公益活動同步推進,必將把山東臨工的品牌推向全新高度,讓越來越多的用戶喜愛臨工、信賴臨工、選擇臨工。
相關鏈接
山東臨工在大涼山捐贈工程機械設備
5月22日,山東臨工在四川大涼山捐助了一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回報性的臨工E680F挖掘機和臨工特機WL948裝載機,作為“紅色情”精準幫扶行動項目啟動的設備。
據介紹,山東臨工E680F挖掘機是一款全面升級的多工況小型挖掘機。集節能、可靠、舒適于一身,操作靈活,噪音低,廣泛應用于礦山、建筑工地、井下開采、園林、市政及城鎮建設等場合。該款符合國Ⅲ排放標準的8噸級小型挖掘機,在性能和細節上可謂下足了功夫,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最大程度的幫助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據悉,早在2014年10月,山東臨工集團就在四川布拖縣聯補鄉捐建了一所中心小學,播下了一粒“愛心”種子,成功幫助聯補鄉403戶貧困家庭的適齡兒童實現了就近人學夢,讓他們在寬敞明亮、功能齊備的教室里汲取知識的營養、抒寫美好的人生。
行業內推動節能環保與技術的不斷革新,社會領域不斷踐行公益事業,山東臨工始終將社會責任扛于肩頭,反哺社會。正因如此,在國家精準扶貧進人攻堅階段時,山東臨工以“可靠承載重托”的理念,推出2018山東臨工“紅色情”精準扶貧項目。
誕生于沂蒙革命老區的山東臨工,將“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深人骨髓。作為“國家工程機械行業的大型骨干企業”,山東臨工在踐行社會責任的路上,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關注行業與用戶,即便是在經濟轉型的陣痛期間,也緊隨政策導向,以沂蒙精神支撐,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企業前行的方向。
基于這份紅色使命,山東臨工自品牌成立至今,始終將企業責任扛于肩頭,通過職業培訓、節能環保、捐資助學、抗震救災等社會公益項目,不斷踐行著企業對社會的責任與承諾。
在行業內,山東臨工發起大型公益活動“世界好司機”,以行業人才培養為主題,促進行業健康良性發展,為中國、泰國、俄羅斯等國家工程機械司機的規范化和整體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此外,為建設美好家園,山東臨工不僅自發舉辦植樹造林活動,更參與到拯救氣候的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從自身推進產品技術革新與改進,實現節能環保的公益溯源。
在社會領域內,山東臨工多年來一直熱心于祖國的公益教育事業,先后在新疆喀什、遼寧海城、四川布拖、貴州六枝等地展開捐資助學工程,為貧困學生送去一份溫暖。此外,當意外災害發生時,山東臨工感同身受,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記者 于慧 高明靜)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