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外面種的杏樹(曬的杏干)今年賣了1萬塊錢,我太高興了,感謝共產黨,感謝中國電信!”2018年10月16日,76歲的沙拉依丁·依斯馬依坐在秋陽斜照的院子里,摸著花白的胡子對記者說。據悉,2018年6月南疆木亞格杏全面上市之際,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援建的7200平方米的集中式晾曬場派上了大用場,不僅打造了新疆首個天然原生態杏干晾曬基地,而且與鄉政府一起搭建供銷平臺,較傳統方式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一倍以上,把“小杏子”做成了大產業。精準扶貧的舉措讓當地村民切實得到了實惠。需要指出的是,把“小杏子”做成大產業只是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助力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作為扎根新疆、建設新疆、成長在新疆的中央企業,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及自治區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周密謀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發揮企業自身優勢,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全力參與脫貧攻堅戰。
擔當央企責任 全力推進扶貧攻堅
2017年,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就在改善民生、信息化扶貧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組織開展就業培訓10期,培訓716人,實現勞務輸出397人;脫貧攻堅任務中有7個村、1599戶、4937人實現脫貧,其他定點扶貧村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達到2947元,較2016年年底增加513元。
2018年,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承擔著45個村、1325戶、5066人的定點扶貧工作任務,以及28個村、183戶、616人的鞏固幫扶任務與72個“訪惠聚”工作村3110戶貧困戶、12082名貧困人口、8個派駐第一書記的深度貧困村1315戶、5109名貧困人口的扶貧任務。
2018年8月10日,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召開2018年扶貧工作會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扶貧工作的要求,以及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扶貧工作會議各項安排部署,進一步凝聚共識推進扶貧工作。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會議要求,將扶貧工作內容細化分解,按照組織保障、網絡扶貧、信息化扶貧、網絡扶智、就業扶貧、產業扶貧、公益扶貧、扶貧宣傳共八大類、15項子任務,制定了脫貧攻堅重點任務督辦單,明確承接部門、階段性里程碑、完成時限及責任人,按周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跟蹤、督辦落實,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2018年12月11日,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在喀什召開2018年扶貧工作推進現場會并針對近百名基層一線扶貧干部開展了專業化培訓。會議期間,中國電信新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邵新華前往集團定點扶貧縣疏附縣,對扶貧項目開展、扶貧資金的使用等方面進行調研,要求扶貧一線特別是各單位一把手要主動擔當,切實擔負起央企應盡的職責,定期深入扶貧點開展實地調研督導,扎實做好各級地方黨委政府交辦的扶貧工作,將地方政府、新疆公司幫扶責任進一步分解落實到縣,形成全區一盤棋的強大合力,以實際行動支撐扶貧攻堅任務落地。
夯實網絡基礎 激發內生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在貧困地區持續加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加專項扶貧資金,僅2018年就在農村地區投資10億元,用于有線、無線接入網絡建設,建成4G基站6175個,FTTH端口58.06萬個。網絡基礎設施成為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提升農村電商扶貧、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電信新疆公司4G網絡已覆蓋全疆98.3%的鄉鎮、82.3%的行政村,覆蓋率較2017年年底分別提升2.1個、13.6個百分點;光纖寬帶覆蓋全疆95%的鄉鎮、87%的行政村,較2017年年底分別提升4.37個、5.33個百分點,深度貧困地區基礎通信能力與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有力促進了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業現代和農村信息消費,為提前實現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寬帶網絡覆蓋100%以上貧困村的任務作出巨大貢獻。
自2016年工信部開展普遍服務試點工作以來,中國電信新疆公司認真組織、積極參與、主動擔當,在企業建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偏遠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較差等客觀不利因素,加快電信普遍服務實施,深入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全面保證普遍服務工程建設進度。2018年,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在南疆四地州完成網絡建設投資4.3億元,在中國電信集團定點對口扶貧縣——疏附縣,安排投資近1200萬元,鞏固和提升了深度貧困縣基礎通信服務能力。
精準扶貧出實招 民生改善贏口碑
“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以此為指引,中國電信新疆公司以務實作風推進扶貧攻堅,強調出實招、求實效,切實解決好“怎么扶、扶什么、扶到位”的問題。
精準扶貧,晾曬“杏”福。沙拉依丁·依斯馬依是新疆喀什疏附縣鐵日木鄉1村4組的貧困戶,家里有5口人,只有兒子一個勞動力。老人家里有10畝地,田地外面種有杏樹,往年因農忙時節顧不上收獲杏子,大多都落到地上爛掉了,看著心疼但也沒辦法。今年,中國電信在鄉里建設了杏干晾曬場,沙拉依丁·依斯馬依的老伴和兒子,在鄉黨委政府的號召下,與村民一道,將成熟的杏子摘下后拉到晾曬場,晾曬后的杏干品質好,賣出了好價錢,使得原先只能賣幾百塊錢的杏樹今年凈賺了1萬元。
疏附縣鐵日木鄉現有杏林2萬畝,2018年掛果約1.3萬畝。此地鮮杏品質好,但因果熟期僅20天,來不及銷售的鮮杏不易存放,而農戶自己晾曬的杏干品質差、商品化價值低,好東西卻賣不出好價錢。中國電信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經與鄉鎮主要領導溝通后,投入資金76萬元,建成3600平方米的集中式晾曬場2個,可曬200噸鮮杏,約50噸高品質杏干,產值200萬元以上,較傳統方式增加農戶收入一倍以上。據統計,2018年直接受益2個村、283戶貧困戶、1095人。
疏附縣鐵日木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依拉木江·阿布都克里木介紹:“這個晾曬場建成后,可以一次性容納近200噸的鮮杏,為農民晾曬難、質量差,收入低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村民很開心。”
造血式扶貧,感受濃濃“七月鮮”棗情。2018年10月16日,已是晚上10點,深秋的南疆異常干冷、秋風凜冽。而新疆喀什疏附縣薩依巴格鄉14村村委會會議室里卻人聲鼎沸,笑聲、掌聲不斷,原來這里正在舉行“中國電信 疆果果‘七月鮮’紅棗收購款發放儀式”。手捧1230元鮮棗收購款的阿依孜穆姑麗·奧斯曼,開心的笑臉像新疆十月的紅石榴一般嬌艷、美麗。這次收購,該村26戶農民的“七月鮮”棗僅鮮棗就獲益15023元,后期干棗預計還會帶來3萬元收入。
新疆喀什疏附縣薩依巴格鄉14村是深度貧困村,該村種植的100畝十年生老灰棗掛果量少,單果果重小,果型、口感不佳。品種單一且種植面積廣導致產品價值低、效益差、市場銷售難,2017年干棗收購價僅2元/公斤左右。針對白白造成土地、鮮干棗浪費的現狀,中國電信扶貧工作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2018年2月大膽引入新品種“七月鮮”鮮食大棗,投入幫扶資金18.9萬元,改良棗園82.5畝(嫁接60畝,可當年掛果;新植22.5畝幼苗,次年掛果),并與電商企業達成保底收購協議,60畝嫁接棗樹當年改良當年收益,從畝產收入不足200元提高到600~700元,使得農民“零投入卻獲取大收益”,被鄉、村政府領導譽為“為農民造血的產業扶貧”。
生態扶貧,助力好風景變成好光景。新疆帕米爾高原奧依塔克風景區有一個風景旖旎的村子——阿特奧依納克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村民雖然守著美好風光,但始終摘不掉貧困這頂帽子。中國電信新疆公司駐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鎮工作隊來村里后,依靠“綠色生態+旅游+扶貧”的發展模式,通過發展綠色生態產業,以項目帶動集體經濟,引領農戶和貧困戶發展產業致富,讓當地的好風景變成村民的好光景。
工作隊針對有機、生態、無公害的土味、野味農產品進行了市場調研,發現市場對這類農產品的實際需求不斷增高,當即決定與時俱進發展精品種植養殖。工作隊組織農牧民成立綠色生態精品種植養殖經營合作社,動員村民以土地經營權轉讓的方式入股合作社,選擇經濟價值較高的櫻桃樹進行精品化種植,園內套種西瓜、葡萄等經濟作物,平均為每戶村民增收1000~3000元。此外,在環境優美、無污染的上馬場公園建立生態養雞示范基地,開展黑土雞生態養殖試點。現在,慕名前來購買沙甜西瓜和黑土雞等綠色農產品的游客絡繹不絕,讓整個山村火了起來。
隨著近年全疆旅游業的興盛,馬場公園游客集聚,電信駐村工作隊看準商機,組織村民到景區就業,推銷生態種植養殖綠色有機產品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產品。利用生態養雞示范基地散養的黑土雞為食材,建立“阿村吃雞”品牌,開展旅游餐飲接待服務,同時以“阿肯彈唱”等文化特色招攬四方游客。除了鼓勵村民在景區周邊發展餐飲、民宿等產業,阿特奧依納克村還積極引導當地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和特色農家餐飲等產業,放大旅游業的“溢出效應”,帶動貧困人口創業、就業。
為了讓景區發展更有后勁,電信駐村工作隊計劃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規模化養殖模式,建立生態、立體、循環的精品農業生產模式,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同時,計劃投資150萬元,建設一個大型生態餐廳。此外,利用援疆資金建設綜合服務區,打造銷售生態有機農產品的“小巴扎”,為游客和村民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打造吃、喝、玩、樂“一條龍”鄉村旅游精品項目。隨著眾多舉措的逐步落實,當地村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更加堅定。
量身定制好應用 智能服務惠農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在扶貧工作中,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積極實踐以“互聯網+”為主要內容的信息化扶貧模式,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為貧困地區量身定制信息應用,激活脫貧動力。
針對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地域特點,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在新疆疏附縣為當地縣黨委政府定制開發了高清電視產品,該產品匯聚了本地文化宣傳、黨員教育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農技養殖、鄉村扶智(志)、綜合娛樂等點播內容,以及央視、衛視、新疆本地直播電視臺,具備通知發送、在線學習等特色功能,為向少數民族群眾傳播正面優秀精神文化食糧,促進民族融合與理解,以文化繁榮助力新疆政治穩定,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廣大少數民族群眾歡迎。2018年9月30日,上線了“大美新疆精準扶貧”專區,設置農業資訊、農業科技、衛生健康、精準扶貧案例、旅游文化五個欄目,上線本地組織的視頻資源600余個。
目前,疏附縣“信息田園-農業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正在開發,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員工深入走訪,與縣里和鄉鎮的干部、涉農企業人員溝通,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特點,以采集農戶農產品產出為切入點,以促進農業精準化管理為目標進行應用設計。系統上線后,將極大促進疏附縣農業經濟發展。
此外,在信息服務方面,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注重引入云計算、大數據平臺建設等智能信息服務。“中國電信開發的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是貫徹落實中央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全國首創的‘互聯網+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在2016年1月中國電信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互聯網+精準扶貧”行動推進合作協議儀式上,國務院扶貧辦領導表示,平臺以國扶辦平臺扶貧對象基礎數據為基準,結合各地區實際,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建設。
在新疆喀什,中國電信新疆公司與自治區扶貧辦合作,上線“精準扶貧綜合服務管理平臺”,解決精準扶貧過程中出現的貧困戶基礎數據不精準、數據采集與管理方式單一、碎片化存儲,扶貧項目全過程管理弱等問題,實現了扶貧目標、扶貧措施、脫貧跟蹤的精準到位,用數據直觀反映脫貧摘帽實際成效。已部署自治區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以及喀什、克州、和田平臺4套,自治區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平臺1套,實現在扶貧領域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新突破。2018年11月13日,自治區黨委以喀什地區精準扶貧信息管理平臺為藍本,建立全區脫貧攻堅一張網,以精準
扶貧作為全疆統一扶貧工作信息化抓手,強化平臺應用,完善平臺使用人員運行機制。中國電信新疆公司積極承接此項任務,明確平臺建設范圍,在2018年12月15日完成平臺主體建設及運行上線。同時,中國電信新疆公司還負責將精準扶貧平臺進行長遠規劃,逐步將其轉變為鄉村振興平臺。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各級扶貧干部也將進一步提高認識,到2020年不是扶貧工作的結束,而是進入到常態化的鞏固扶貧成果階段。
2018年11月,130余名來自新疆喀什疏附縣、鄉鎮、村3級的扶貧干部,在疏附縣扶貧辦會議中心接受了中國電信“精準扶貧信息管理平臺”業務培訓。培訓會上還進行了通信業務扶貧宣講,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干部推出的單寬帶、天翼高清/庫看、移動致富包、移動套餐及融合套餐資費、內容和辦理方式作了說明,動員扶貧干部向所在村、鄉鎮貧困戶進行宣傳,彰顯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助力扶貧攻堅戰,中國電信新疆公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我們永遠在路上,我們一直在努力。(記者 肖岱 通訊員 馬斌 厲一輝)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