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新疆興農扶貧啟動大會日前在烏魯木齊召開,標志著新疆與阿里巴巴集團產業扶貧戰略合作進入新篇章。這也是阿里實施電商援疆的新舉措。
當日在新疆軟件園,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蘇和北疆的伊犁、阿勒泰等地區的42個縣市被授予"興農扶貧官方服務站",與阿里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助力更多新疆優質特色農產品觸網,走向全國。1月3日~17日,阿里平臺"尋味中國--舌尖上的新疆"網絡營銷活動舉行。
第三方大數據統計,2018年新疆實現電商交易額1880.72億元,同比增長16.07%。其中,網絡零售額296.66億元,同比增長26.96%;農村網絡零售額71.91億元,增長44.51%。
2015年至今,新疆獲批46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中央資金支持9.2億元,實現了22個深度貧困縣(市)全覆蓋。
據悉,"興農扶貧"是阿里巴巴集團與全國各地地方政府共建的合作項目,通過地方政府推薦縣域優質農產品和優質運營企業,阿里對符合條件的開放入選興農扶貧頻道、開通興農扶貧政府官方品牌站,推動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產品上行,最終實現地域農產品品牌升級、口碑升級、農業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
阿里巴巴集團2017年成立百億脫貧基金,5年內持續投入電商、教育、健康、女性、生態脫貧等五個領域。圍繞把貧困地區農產品賣出去這個核心,扶貧基金"點成面"全面覆蓋。"點"即設立電商脫貧樣板縣,"線"即圍繞貧困縣域的農業產業鏈建設,"面"即打造興農扶貧頻道。
新疆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曹翔表示,阿里巴巴新疆興農扶貧項目是落實中央扶貧開發戰略的創新舉措,必將促進電商賦能脫貧,推動新疆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阿里零售平臺,農產品電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獲得了長足發展。"阿里巴巴副總裁方建生表示,阿里巴巴涉農業務始自2006年,農民和創業青年自發在淘寶網銷售自家或鄉親種植的土特產品、手工藝品,草根創新由此被激發。2014年阿里巴巴發布農村戰略,推出農村淘寶項目,在全國建設縣村兩級電商服務體系,現已覆蓋30個省1000多個縣,服務于1億農村人口。阿里平臺農民網商現已超過100萬,培育了3200多個淘寶村。
新疆自治區供銷社黨委委員、理事會副主任龍文認為,農村電子商務近些年快速發展,已成為新疆提升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解決"三農"問題和扶貧攻堅的重要手段。
2016年農村淘寶項目落地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塔城地區沙灣縣。2017年,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倉房溝村成為新疆首個淘寶村,新疆的紅棗、核桃、葡萄干、蘋果和香梨等地域產品已經成為阿里零售平臺叫好、叫座的產品。
2018年1月,阿里將新疆北疆的吉木乃縣、南疆的巴楚縣作為電商脫貧樣板縣,打造了巴楚留香瓜,使其畝均收入從2015年的不到400元提升至現在的接近4000元,使之成為網紅品牌。
"過去,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未來,農民要面朝屏幕背靠計算,用大數據來決策。"方建生認為,未來的農業將是數據農業、訂單農業和智能農業,要想長久地解決貧困和發展問題,必須用技術改變農業、農村和農民。
張已是喀什小亞郎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去年參與新疆果業集團"尋味新疆"活動,他曾通過阿里平臺銷售塔什庫爾干縣的黑土豆。"有人喜歡爬山,有人喜歡涉水,做電商也是爬山涉水,充滿了挑戰。"前些年塔縣農牧民種黑土豆賣不掉,挫傷了積極性。去年塔縣黑土豆種植幾百畝,總產量不到20噸。今年,張已期待塔縣黑土豆能通過電商訂單促進種植和銷量,通過電商賣到全國各地。(作者:潘多 朱莉)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