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銀行:初心不改 扶貧路上勇擔當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08





    農行墨脫縣支行三農金融流動服務站


      “7億多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80%”“對世界扶貧事業的貢獻率超過70%”“近6年來,平均每分鐘有26人擺脫貧困”……一連串的數字,彰顯了中國扶貧開發取得的偉大成就。


      作為金融扶貧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農業銀行勇當金融扶貧排頭兵,投入了巨額扶貧信貸資金,創造出多種適合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信貸模式,為我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源源不斷地貢獻金融力量,為實現各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產品模式 提升“造血”能力


      1986年,農業銀行勇挑扶貧重任,推出扶持貧困地區專項貼息貸款,支持我國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解決群眾溫飽問題。從1986年起到1993年,一直承擔著我國扶貧貼息貸款的管理職責,累計發放各類扶貧專項貸款248.5億元。


      1994年,扶貧貼息貸款業務劃轉至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進入了商業銀行扶貧時代。這一時期,農業銀行堅持轉軌不丟扶貧任務,政策性扶貧和商業性扶貧兩項任務一肩挑,在資金上傾斜,在政策上優惠,在工作上幫扶,涌現出不少扶貧先進典型。


      葉少航,原農行浙江分行辦公室宣傳科長,1995年下派至武義縣支行任副行長。葉少航回憶到:“‘八五’期間,我們采取大力支持綜合開發、興辦小水電和扶持開發智力等三條舉措,幫助武義10萬農戶脫貧致富。僅對小水電一項就投入信貸資金近億元,支持了27座水電站的建設。”1996年12月,浙江省政府宣布武義縣光榮脫貧,浙江分行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貧工作先進集體。


      進入21世紀,農業銀行聚焦精準扶貧、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在長期的扶貧攻堅實踐中不斷創新探索創新,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真正做到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5年,甘肅康縣白楊鄉竹園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黎懷趙在農行“政府增信+銀政共管”模式扶持下獲得5萬元貸款,開始蜜蜂養殖和天麻種植。一年后,就實現收入7萬多元。2017年10月,他不但徹底脫貧,還蓋起了二層小樓,日子越過越紅火。


      黎懷趙只是農業銀行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一個縮影。目前,農業銀行已形成了政府增信扶貧模式、龍頭企業帶貧模式、特色產業扶貧模式、旅游扶貧模式、民生工程扶貧模式、惠農e貸扶貧模式、惠農e商扶貧模式、致富能人帶貧模式、重點企業帶貧模式和光伏扶貧模式“十大金融扶貧模式”。截至2018年9月末,農業銀行在832個國家扶貧重點縣的貸款余額達9099億元,其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達2037億元,支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9萬人。


      聚焦深貧地區 提高脫貧質量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焦點和難點所在。2017年10月,農業銀行在四川召開了全行深度貧困地區金融扶貧工作推進會,并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進一步推動深度貧困地區金融扶貧工作。


      雪域之上,太陽光芒萬丈。“農行貸款讓我們特別受益,生活越來越富裕了。”在西藏林芝易貢茶場,茶廠二隊支部書記索朗群培指著茶園說,茶場在農業銀行支持下又擴大了種植面積,目前茶場職工人均年收入已達3萬元。在雪域高原,農行西藏分行67%的人員常年堅守在環境惡劣、條件最為艱苦的鄉(鎮)農牧區,有17個網點設在海拔4800米以上的“生命禁區”。該行信貸規模由總行全額保障,根據農牧民信用程度推出“鉆金銀銅”四卡信用貸款,并重點針對貧困農牧戶推出“精準扶貧貸”產品,現已支持了8.49萬貧困農牧戶。


      2017年以來,農業銀行持續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行的支持力度。實施“千人計劃”,即從2018年起用三年時間在深度貧困地區招聘貧困家庭應屆大學畢業生1000人。實施差異化考核,對西藏分行實行單獨考核,降低經營效益考核權重,突出對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在四省藏區所在分行和新疆分行的績效考核方案中,適度提高經營環境調節系數,加大激勵力度。初步搭建東西部扶貧協作服務平臺,對到西部貧困地區投資興業的東部企業,落實優先辦理授信業務、優先審查審批、優先貸款投放、優惠利率定價等政策。同時,開展了“金穗圓夢”助學活動,已精準資助3996名來自“三區三州”的2018年大一新生。


      據統計,截至2018年9月末,農業銀行在深度貧困地區各項貸款余額達3246.5億元,比年初增加306.7億元,增幅10.43%。其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858.0億元,比年初增加94.8億元,增幅12.42%,服務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7萬人。


      推進定點扶貧 實施精準幫扶


      作為以服務“三農”為使命的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40年來農業銀行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先后幫扶過河北懷安、赤城、獻縣、武強等貧困縣。2012年以來,農業銀行更好地發揮國有大型銀行的系統優勢,全面參與、全力支持,各級農行機構積極行動,掛到村、包到戶,扎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為每個定點幫扶點選派掛職干部;加大對定點幫扶地區的幫扶資金投入;積極開展消費扶貧,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向定點扶貧地區引進扶貧企業,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全力以赴服務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2015年,農業銀行總行定點扶貧縣調整為河北饒陽、武強以及重慶秀山、貴州黃平四個縣。


      重慶秀山龍池鎮的“金絲皇菊+電商一體化項目”正是在農業銀行的定點幫扶下開辦起來的。農總行掛職秀山縣干部利用對口幫扶資金150萬元,帶動村民以資金50萬元和土地、勞動力入股。在龍池鎮杉木村,全村貧困戶入股率達63%。同時,農行對有意愿從事電商的農村青年開展培訓。楊雷便是其中的一員:“農行不僅手把手開展培訓,還搭建電商平臺,并為我們保障農產品貨源。”


      運用電商扶貧模式成功打通扶貧產品到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是農業銀行定點扶貧的有益嘗試。這得益于農業銀行在定點扶貧縣支行設立“三農”產品創新基地,為定點扶貧縣產品模式創新提供優先條件。近幾年,農業銀行先后推出了饒陽“葡萄貸”“蔬菜貸”、武強“樂器扶貧貸”、黃平“煙農e貸”“苗銀e貸”,創建了“特色農業+貧困農戶”“光伏扶貧項目+貧困農戶”“資產收益項目+貧困農戶”“電商+貧困農戶”等多種精準扶貧模式。截至2018年9月末,農業銀行在4個定點扶貧縣各項貸款余額達86.4億元,比年初增加16.7億元,增幅23.9%,貸款增速大大高于832個扶貧重點縣支行平均水平。


      截至目前,在總分支三級行的聯動配合和多方共同努力下,農業銀行4個定點扶貧縣貧困發生率明顯下降,4縣貧困人口由2015年幫扶初期的17.4萬人減少到目前的3.9萬人。重慶市秀山縣、河北省饒陽縣已實現整體脫貧摘帽;河北省武強縣已完成第三方脫貧評估,計劃于2019年脫貧摘帽;貴州省黃平縣計劃于2019年完成第三方脫貧評估。


      完善工作機制 提升扶貧能力


      人勤春來早。乙亥年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周,農業銀行就印發了《扶貧小額信貸管理辦法》,著力加強和改進全行扶貧小額信貸規范管理,讓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農業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力服務脫貧攻堅。為確保金融扶貧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農業銀行建立了“五專”金融扶貧工作機制。設立了專門機構,成立扶貧開發金融部,在總、分行設立金融扶貧工作領導(推進)小組,組建了一支專業化金融扶貧隊伍;制定了專門規劃,印發了“十三五”金融扶貧工作意見,按年制定全行金融扶貧工作規劃;投入了專門資源,每年向832個國家扶貧重點縣機構單列信貸計劃,傾斜配置財務費用、固定資產計劃、捐贈資源等;實施了專門考核,制定了《金融精準扶貧專項評價方案》,每年對貧困縣域支行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實施考評,并額外配置1億元費用和1億元工資(2019年分別提高至2億元)作為考評掛鉤獎勵;落實了專門政策,在貧困戶信用評級、政府增信扶貧貸款準入、扶貧貸款利率等方面,明確了差異化政策,制定了精準扶貧信貸政策指引,加大扶貧創新力度。


      近年來,受益于農行的專門扶貧政策和省市縣三級行的協同支持,弘基農業已從河北張家口沽源縣的馬鈴薯全粉生產企業,逐步發展為馬鈴薯原種繁育、集約化規模種植、收儲加工及銷售一體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并引領周邊地區形成了完整的馬鈴薯產業鏈條,帶動1.5萬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其實早在1984年,農業銀行就建立和健全了扶貧開發組織領導系統,加強對信貸扶貧工作的領導。那一時期,總行結合當時工作需要,提出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工作會議研究部署農業銀行系統的扶貧開發工作,每年至少發出一份政策性文件指導全行扶貧開發工作,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扶貧貸款檢查。


      一直以來,農業銀行都將完善工作機制作為重要支撐,不斷提升金融精準扶貧能力。截至2018年9月末,農業銀行全行精準扶貧貸款3322億元,比年初增加444億元,增幅13.37%,高于全行貸款增幅3.67個百分點。


      幾代農行人以迎難而上、沖鋒在前的勇氣和擔當,以久久為功、綿綿用力的智慧和韌勁,積極投身于脫貧攻堅中。新時代的農行人將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堅定不移地走在金融扶貧前沿,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展現農行擔當、貢獻農行力量。(方曉喆)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沂南旅游企業實施紅色旅游精準扶貧成效顯著

      如今,沂南西部形成了以常山莊村為核心,融影視拍攝、紅色旅游、鄉村休閑、黨性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的紅色鄉村旅游目的地。2015年,該地區接待游客60余萬人次。
      2017-04-06
    • 中國一汽扶貧開發工作受到國資委肯定

      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在京召開中央企業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對2016年中央企業扶貧開發工作進行總結,并重點部署了下一階段工作任務。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作為3個典型發言單位之一,在本次會上就定點扶貧開發工作作了經驗介紹,受到...
      2017-05-15
    • 福田汽車聯手中國銀行致力“精準扶貧”

      近日,福田汽車集團與中國銀行關于精準扶貧項目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銀行“公益中行”互聯網扶貧平臺迎來的首個汽車行業合作伙伴。
      2017-06-01
    •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首農三元打造"精準扶貧"創新模式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的重要部署,作為國有大型乳品企業,三元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2017-07-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