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得知,2018年,該集團先后建成永德縣大出水完小、安化長塘完小運動場等一批新項目,同時通過提高“中遠海運希望班”開班頻度、強化“中遠海運·格桑美朵”獎助學金支持力度、擴大“浪花·心愿”結對助學范圍等措施,為貧困地區送去“知識改變命運”的新希望。
在西藏連續開展16年的“中遠海運·格桑美朵”獎助學項目、“遠航·追夢”基礎教育援助項目、 “中遠海運希望班”“中遠海運自強班”“浪花·心愿”結對助學等項目……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近三年共投入3367.8萬元扶持地方教育事業,中遠海運不斷加強扶貧工作的靶向性,在“幫扶誰”和“怎么幫”上下功夫。
“培養一個孩子,改變一個家庭;辦好一所學校,造福一方百姓。扶貧不僅是擺脫當下的貧窮,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中遠海運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告訴記者,十多年來,中遠海運在教育扶貧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實,“扶‘今天’更要扶‘明天’,我們要為貧困地區徹底脫貧播撒希望的種子。”
“希望班”點燃學習新希望
“今天,我們第五屆‘中遠海運希望班’開班了!”2018年9月3日,50名品學兼優的農村貧困孩子齊坐明亮的教室,圓了自己繼續學習的夢想。
扶貧先扶智。2007年,中遠海運在云南省永德縣辦起了第一屆“中遠海運希望班”,幫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到現在已經是第五屆。為幫助更多的寒門學子完成求學心愿,從這一屆開始,“中遠海運希望班”由原先的三年一屆升級為每年一屆。
“中遠海運希望班”讓一大批貧困家庭子女跳出農門、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從根本上消除了貧困根源。而部分經過高校學習深造的學子們選擇回鄉工作、投資、創業,成為教育反哺地方發展的生動實例。
楊健芝是“中遠海運希望班”第一屆學生,十年后,研究生畢業的她選擇回到夢想啟航的地方,成為永德縣一中的一名數學教師。“如果沒有中遠海運三年的資助,我很難完成高中學業,也沒有機會實現我的人生理想。”她告訴記者,她要繼續把愛和希望傳遞下去,幫助更多的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希望班”點燃希望,“追夢”基金則助力學子遠航。2007年起,針對西部地區教育硬件不足,尤其是課桌椅、學生用床、教師辦公桌等教學工具短缺的問題,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與臨滄市共同開展“遠航·追夢”基礎教育援助項目,項目覆蓋了臨滄8個縣(區)247所學校,購置課桌椅等基礎教育設施近7萬套,受益人數超過5萬人,其援建的教學樓紛紛以“遠航樓”“追夢樓”等命名,彰顯著中遠海運與貧困地區的深厚情誼。
打通優質師資進村路
暑假還有一周就結束了,陸毓鳳已經回到了安化縣奎溪鎮完小。再開學,就是這個23歲廣西女孩在這里支教的第二年了。
“我現在擔任一年級班主任,主課任教數學,還兼任了品德、科學和美術老師。”陸毓鳳說,自己能來安化支教,源于“為中國而教”志愿者教師項目。該項目創始于2008年,旨在招募畢業兩年以內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前往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全職任教2年。
一直以來,師資都是限制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一大瓶頸。“過去,山區學校的軟硬件都不行。如今,硬件條件改善了,師資、配套等軟件上的‘短板’就格外突出!”
為補上山區小學師資“短板”,中遠海運積極參與“為中國而教”項目,中遠海運慈善基金會自2014年起累計投入資金283萬元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開展支教項目,先后派出96名志愿教師赴安化、沅陵偏遠山區的23所學校支教,有力緩解了師資短缺問題。
為解決當地教師“留不住、下不去、教不好”的問題,中遠海運第十批派駐永德的掛職干部積極奔走,促成永德一中、二中與昆明一中西山學校簽定“手拉手”互助協議,制定了定期派出教師跟班學習方案,將昆明的“名校、名師、名課堂”等優質教育引進了永德。“村小學與外界的聯系壁壘打破了,名校名師帶來的不僅是一名老師、一門課堂,更是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永德一中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名校、名師、名課堂”帶動下,學校的授課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都進入了上升通道。
愛心澆灌雪域格桑美朵
“格桑梅朵”,在藏語中是美麗花朵的統稱,寓意著幸福美好。而在中遠海運點對點幫扶的深度貧困縣西藏洛隆,“格桑美朵”這個美麗的詞語則溫暖著雪域高原貧困學子追求學業的美好夢想。
自2004年開始,中遠海運在西藏洛隆縣建立了“中遠海運·格桑美朵”助學獎學基金,這也是當時西藏昌都地區唯一一項助學基金。從開始的每年50萬元到每年100萬元,逐年增加,基金對考上大學、內地西藏班和在學校表現優秀的學子予以獎勵表彰。
“過去考上了也怕讀不起,現在有了助學金,徹底讓我們這些窮孩子沒了后顧之憂,安安心心把全部精力放在好好學習上。”目前在山東師范大學讀大一的四朗卓瑪是“中遠海運·格桑美朵”助學獎學基金的受益者,她質樸的話語代表了洛隆學子的共同心聲。
通過“中遠海運·格桑美朵”助學金項目,中遠海運累計資助貧困師生4400人次,發放助學金、獎學金、貧困教師補貼、貧困大學生補貼達810萬元,有效調動了農牧民群眾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極大增強了廣大教師安心教育、奉獻教育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目前,“中遠海運·格桑美朵”助學金已成為洛隆在全市、全區教育的一張獨特品牌和“名片”。
16年暖心澆灌,格桑美朵遍開洛隆。數據顯示,援藏16年來,中遠海運集團累計投入教育援藏資金4235萬元,援建各類學校14所,為洛隆縣在全區率先實現“普九”目標以及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洛隆縣教育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記者 程璐 見習記者 吳竹韻)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